歡迎回到新聞現場 今天我們再接續Kongsing mama 細訴當時在高砂義勇隊參與日軍二次大戰戰役,透過生前耆老的口述中,回顧陳年往事紀錄,讓我們可以從他的親身經歷聽到當年的情形,現年95歳高齡的Kongsing耆老,已於昨天6/2日安息主懷,讓人深感不捨。在5年前可以說的這麼完整,恐怕不會再有如此珍貴寫實細膩的現身說法,我們有何其有幸能在生前聽到他的真實抗戰經歷,透過鏡頭一起認識。
參與日軍高砂義勇隊南洋戰役戰況失利後,Pangcah戰士Kongsing mama等一群戰士,開始在山區困鬥展開逃亡之旅。
(Kongsing(嚴張國進) 阿美族 長濱鄉長光部落耆老
Rudan tmpusu alang 長濱長光
Kongsing(嚴張國進) Amis
從那次之後,我們在山裡待了很久,我們這些還沒有在戰場上犧牲的一群,該如何才好。我們的隊長看到這樣的局勢,對我們現在的處境感到慚愧,到目前為止我們這一邊死傷不計其數,每個晚上的偷襲很損傷我們的兵力。到最後隊長終於對我們坦承戰況,他說:「慰勉我們這四個月來辛苦應戰,看一看、算一算我們損失的兵力及僅剩少數的倖存者,我們應該要重新整隊」。將各個據點的駐兵力全部召回,在一個祕密的山谷裡集合。
(當大家再次見面時,我發現大家幾乎都變瘦了,也憔悴許多,在戰亂時期我們的伙食已很不正常,糧食很短缺。補給的平均兩天、三天送一次,在午夜三點送飯來,一天有三個飯糰。也許他吃了兩餐就戰死了,留下一個飯糰,我們在山裡的三餐是如此過的。如有傷兵會在最快速的時間送達山裡面的臨時醫院,在戰爭期間,軍人不會破壞醫院,我想這應該是全世界的規定吧!不破壞醫院,倖存者全部集合了。)
日本軍見大勢已去,卻催促台灣兵展開逃亡自行求生,於是『婆羅洲獵逃』從此展開。
(Kongsing(嚴張國進) 阿美族 長濱鄉長光部落耆老
Rudan tmpusu alang 長濱長光
Kongsing(嚴張國進) Amis
此時,我們的上級長官開始對我們說話:「非常感謝大家在這幾個月來的忍耐,全力應戰,很不容易我們還能活著,我由衷的感到欣慰你們英勇的表現。因為在北邊大的領土波羅洲,美軍不會侵略那個地域。如果可以我們泳渡到那邊去,我真的很疼惜大家,我更捨不得這片產油多的土地,都已被美軍侵占領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為求生存,我們用游泳的方式到對岸吧!但是,這兩個月千萬還不要泳渡,大家各憑本事在山裡求生存。」於是我們這一群倖存者,開始分組帶開,三 四人或五人為一個單位。)
(我們三個人,心想,就我們三個人也沒關係。在山裡的生活已過一個月了,日軍有留給我們一把短刀,很像我們Pangcah的短刀(funus),我們開始砍椰子樹或棕櫚樹,將樹幹截成一小段一小段拿來當柴火燒。我們用日軍發的鋼盔當鍋子煮食物,當時我們並沒有火柴,我們的火種是-我們從子彈裡收集的火藥,這般大小的子彈,速度很快的那種。在生火以前先用雙手上下擺動,打開取出裡頭有的引信,再把火藥倒出來。當時在那(印度尼西亞)的氣候非常炎熱,我們可以收集到已腐壞的樹幹,用手輕輕一壓就會成粉狀,再將它跟引信和在一起。還好我的搭檔隨身備有一條鐵絲,這就是我們主要的火種。用鐵絲在乾的樹枝上摩擦生熱的方式,等熱度夠時上面撒上火藥,啵,一聲,就著火了,我們在山裡是用這樣的方式取火煮食物來果腹。)
Pangcah 南洋兵靠著山海智慧度過重重難關。
(Kongsing(嚴張國進) 阿美族 長濱鄉長光部落耆老
Rudan tmpusu alang 長濱長光
Kongsing(嚴張國進) Amis
(煮什麼東西呢?)在山裡採集的有木耳(tangoled)、有烏龜enip、棕櫚樹falidas、藤心、我們就是煮這些。在深山裡還有什麼可以採集的,我已遠離美軍和部落很遠了。因為日軍的最高首長說:「你們趕快逃吧!我們不在對抗美軍了,我看你們實在很不忍心」。我們一直待在山裡,大約有一個月半了,我們三個人開始討論要泳渡到對岸的計畫。我們突然想起當初,看到在部落的邊界種的地瓜,各種葉菜類,可以先採收一些做為備用的食物。於是我們開始移往山下,天一亮我們起身繼續往下走,走了三天我們終於到了那地方,可以從上面俯瞰那裡的整個環境。我們選擇在半夜行動,這個時候地瓜已結實纍纍,我們裝在軍用背包裡。就在採地瓜的同時,突然聽到也有另一批人來,咦?仔細觀察,原來是我們的同袍。其中有一位是住在真柄(地名)的朋友,碰面時很驚訝的問:你們都到哪裡了?我回答說:「我們一直在山裡,我們長官要我們各自求生,現在我們計畫要泳渡,怎麼那麼的巧合,大家竟在此地會合?」。 )
三人行必有我師,特別是面臨存亡的戰友,除了敵軍,南洋叢林也成為他們生命最大的威脅。
(Kongsing(嚴張國進) 阿美族 長濱鄉長光部落耆老
Rudan tmpusu alang 長濱長光
Kongsing(嚴張國進) Amis
第二天一早我們終於抵達海岸的周邊,我們想盡辦法討論要如何泳渡。有人建議先製作一個輕便的竹筏,我們先找兩公尺長的木頭和竹子,而且要撿乾燥的才行,綁好之後就可以當竹筏用。隔天一早我們開始分頭進行找尋可以利用的材料,找了八個大概這樣長的木頭,還有藤,那裡附近藤很多,我們身邊又有番刀,很容易的把一艘竹筏製作完成,中間還有用木片做一個置物箱,可以放幾件已經破爛不堪的衣服。到了晚上差不多在九點鐘,我們集合了,總共有三艘竹筏,我們這組三個人一艘,他們五個人兩艘竹筏。晚上九點開始下水,我們的人並不是坐在上面,而是人在水裡手扶在竹筏上,以一隻手當槳划,我們就這樣想要泳渡。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在我們很努力划的時候,美軍的船來了。此時大家都很緊張,擔心美軍朝我們開槍。怎麼辦呢?當我們游到中間時,在兩個島的中間海底會形成暗潮,感覺就像河流一樣人會被海水帶走。我們因為害怕,我們三個人的這一組又折返回去。其他的同袍其中有一位中了槍,槍聲不斷的響,受傷的是住在馬蘭的Macemula(人名)。遠遠的聽到他的哭聲,他不斷的說:「救救我呀!救救我呀!」也許是手受傷了,他被海水的潮流拖走了,同伴們無奈的看著他被淹沒。當我們折返回來以後,我們已經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連另外的同袍那兩艘船也不知去向,我們就自顧自的逃難。)
逃亡屢遭失敗,絕地重生憑藉著毅力,運用原住民族的本能在惡劣的環境求生存。
(Kongsing(嚴張國進) 阿美族 長濱鄉長光部落耆老
Rudan tmpusu alang 長濱長光
Kongsing(嚴張國進) Amis
折返回來了以後,我們一直躲在山裡,我們的所在地是美軍不可能上來的區域,真的很懊悔此次的行動,我們一直待在山裡。在靠近南邊的山,比較平,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像香菇的石頭。我們決定蓋一個臨時的住所,不高,很簡單的利用棕櫚樹的葉子做遮掩,我們感到安全。我們食物來源是什麼呢?在那片原始森林裡資源很多,我正打算在屋子的周邊取水,咦!發現水裡有動靜,哇,原來是魚呀!這個地方有這麼多魚,太好了。當然有魚吃是最好,就不必吃那些棕櫚樹、藤心、椰子,有魚吃真好!在我小的時候,常看到父親編織魚荃,叫我放魚筌,我從田裡回來就去放魚筌,所以我知道要如何製作魚筌。我開始取材編織製作,我用了三天的時間將它編織完成。)
(我做好了魚筌以後,我思考著要用什麼餌。並在附近找可以用的餌,剛好看見一隻蜥蜴,大小像我大姆指一般的蜥蜴,我很快的抓住牠,在火裡烤過。把牠放在魚筌裡頭當魚餌,隔天一早果然魚筌裡頭有漁獲,原來是一種長鬍鬚的魚,就是我們稱的土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