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記者
zemzem (古聖典) 台東市

林務局攜手多良成立木工坊 推國產材辦家具展


11年前的莫拉克風災,為花東地區帶來上萬噸漂流木,當時林務局就透過與台東多良部落合作,培養在地木工師並成立木工坊,利用漂流木為地方創造了新興產業,而歷經多年醞釀,如今更發展到國產林木的運用,8號在台東舉辦國產材家具展,希望藉由展覽提昇國產材能見度,以及國內木材的自給率。


整面桃花心原木餐桌,溫暖色調搭配自然木紋,給人一種簡約大方的舒適感,尤其椅子還結合排灣族十字繡,帶有一番民族風,而一旁的杉木立燈,則是可透過活動卡榫調整角度,展場內一件件原木家具,個個別有巧思,且全都是由國產林木所設計製作。

(木匠師 陳正德 排灣族:
國產材它是質地鬆軟,但是它的花紋非常的豐富,現在我使用的是林務局所疏伐的,所以它的年齡層,大概在30年到40年之間的年齡層。)

(林務局長 林華慶:
可以讓我們的這個部落,因此而受惠,形成一個更穩定更永續的,綠色的產業。)

11年前的莫拉克風災,為花東帶來上萬噸漂流木,就此開啟林務局與多良部落的合作,協助成立向陽薪傳木工坊,培養在地匠師,利用漂流木製作成各式文創品,如今隨著技藝更純熟,林務局也培力工坊成為國產材運用示範點,供應紅檜、柳杉、桃花心木等國產疏伐木運用,並於8號舉辦家具展,希望推廣在地林木應用,提倡部落循環綠經濟。


(林務局長 林華慶:
因應2050年全球探碳中和,這個絕對是非常重要的趨勢,我們使用自己在地生產的木材,而且它是一個可再生的。)

因應全球2050年碳中和共識,也就是所謂碳零排放,林務局自2016年起,加速推廣國產林木運用,培力相關產業夥伴,尤其台灣每年木材需求約450萬立方公尺,但僅有5萬立方公尺是國產材,其他99%都是進口林木,希望藉由展覽,提昇國產材的價值與能見度,逐步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