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關照不能少,對於老人們關心也不能缺,提倡重視長者的營養照護服務,所以很多地方政府是相繼成立所謂的推廣中心,而國健署也積極的邀請各縣市的衛生局,透過舉辦觀摩記者會激發出在長者飲食上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用桌上擺放食材,搭配出健康又美味的原民風味營養餐點?為了讓長者營養照護更完善,國健署近年積極補助地方政府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鼓勵營養師走入地方提供專業知識,並結合當地特色,制定獨有的飲食規劃,並在18號舉辦觀摩記者會。其中台東縣衛生局就以族人常用食材,像野菜,小米,甚至是阿美族的醃肉,搭配出健康餐點。以貼近部落文化方式,告訴長者們如何健康飲食。
(台東縣衛生局營養師 張惠雯 :
部落其實我們很常吃到的蝸牛或者是豬肉,有時候都會不小心過量,所以我們也會在我們的一些課程中,讓長輩知道就是,一餐的肉類就是一個手掌心這麼多就可以了。)
而除了搭配特色餐點給長者,苗栗縣衛生局選擇跟地方衛生所合作,用族人最熟悉的族語,傳達正確的飲食觀念。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營養師 陳淑芬:
因為語言的關係,那我們的衛生所的人員會泰雅族語,所以我們透過就是讓長者去了解六大類的食物,那並且呢,就是依照我的餐盤的口訣,然後給予每天的營養素攝取的份量。)
健康的飲食習慣不用依循單一規則,多種的食材變化結合地方特色,在兼顧健康的同時,也能碰撞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