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pilongoc no salikaka to sakalihaday a mipalimo
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的傳統"年祭"儀式過程中,像pakerasay (蒙福求安)和pakomod(祝福儀式),都是一種散播祝福的話,深具特色的文化儀式,但目前大都已經式微了,現在部落有心回復palimo(獻酒禮) 的儀式。
pakeras 蒙福求安
palimo 獻酒禮
pakomod 祝福儀式
Citanengay
Namoh Amis
pakerasay(蒙福求安)是什麼呢?一樣是那位pacihekay(祭司旁邊隨侍)的女士,她是張羅儀式的進行者。將已切好的檳榔,放在籐籃(fodata,fakar),置於高處。當耆老做完敬酒儀式後,順勢的向眾人撒出預備好的檳榔。此時接到檳榔的人,要大聲的呼喊:『今年如果我到河邊海邊或上山打獵,將大有收獲!』他們會說出這樣祝福的話。 pakeras(蒙福求安)的意義就好比天女散花(散播祝福),將好的運氣帶給部落的青年。pakeras(蒙福求安)是一種祝福的話,把祝福散播出去,這是太巴塱部落的年祭儀式。但是像這樣的儀式,目前已不存在了!現在部落重新回復的儀式叫palimo(獻酒禮) 。同樣在各個家族舉行這種palimo的祭祀活動,他們要準備酒和檳榔,這時候部落的男性全部都要參與,女性不得參加。在我們那個年代的palimo(獻酒禮) 。家族年輕的女孩會開始獻酒,從本家族最年長的長輩開始,慢慢從近親到遠親。也就是從自己的家庭為中心,慢慢擴及遠親,一一的獻酒。接到酒的老人,會高興的大聲呼叫:『你們看!這是我們的子孫獻的酒啊!今年我將一切順利圓滿。』 這是一種祝福的話,一種親屬的團結,把親情的關係融合在一起。營造出社會和樂融融的景象。是palimo(獻酒禮) 主要的意義!這就是部落早期還有的儀式。不過太巴塱的儀式我沒有參加過,所以我聽太巴塱部落的老人在談此事時,像pakomod(祝福儀式)、pakeras(蒙福求安)都式微了,現在部落有心想要回復palimo(獻酒禮) 的儀式,因為它有一種祝福的含義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