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確診人數仍在5位數盤旋,然而逐漸邁入夏天的腳步,各族群的歲時祭儀也將陸續舉辦,但同時原民人口第二多的桃園市,在疫情的壓力下,將部分歲時祭儀延期舉辦,為了不讓等待期間白白浪費,有族人計畫辦理,針對原民青年的文化學習講座。
國內端午連假後,確診數又上樓梯!儘管指揮中心近日說明,疫情有南升北降的趨勢,但北部的民眾仍不敢大意,然而隨著季節變換進入夏季,不少原民各族的歲時祭儀也陸續開跑,但每日萬人的確診數,也讓原住民人口數第二多的桃園市宣布,5到7月期間,布農族、賽夏族、阿美族、排灣族的歲時祭儀,都將順延到9月和10月底,在實體歲時祭儀舉辦前,族人也轉個彎,預計舉辦靜態的文化講座。
(桃園市原住民阿美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Maro (洪國治) 阿美族:
我們協會當然還是以,文化性活動為主,所以我是想我們現在的會員,大概還是希望朝年輕化,因此是希望從豐年祭的歷史觀,來辦講座活動讓年輕人能夠更,清晰了解自己的(文化),豐年祭的由來也好,一直到目前在都市的發展情況)
(桃園市龍潭區原住民族協進會主席 葛煌輝 撒奇萊雅族:
我們還是以實體的(歲時祭儀參加),如果以靜態視訊的那種方式,可能人數不會如預期的這麼踴躍)
面對歲時祭儀延期,族人透露些許無奈,不管是否有另外規劃的文化傳續活動,做好防疫才是疫情當前的上上策。而桃園市原民局也回應,為了不讓疫情中斷族人文化傳承,也有陸續開辦產業振興與文化的線上課程。
(桃園市原民局長 林日龍 泰雅族:
在其他的文化活動,在族語傳承的部分,我們有相關的課後族語班,還是照常上課有實體跟線上,共同來辦理 有關於我們,產業的行銷課程都是用,線上實體兩方面一起來辦理,讓整個在振興產業跟,文化傳承的工作,不因為疫情而中斷)
而局長也說,舉辦大型歲時祭儀時,依然將防疫擺在第一位,而現場規劃以文創、農產品販售為主,排除試吃攤位改以攜帶式餐盒辦理,然而面對疫情變化快速的狀態下,歲時祭儀是否能如期舉行?族人都還在持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