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無人機科技"導入農業,台灣原鄉智慧農業科技發展協會,來到桃園復興,示範使用農業"植保無人機",並應用在山區複雜地形,來噴灑農作物。
目前仍有不少部落農友,以傳統施藥方式,背著機器一步一步,在複雜山區地形噴灑農藥,過程中容易吸入或觸碰農藥,傷身又費力。為了把無人機科技導入農業,台灣原鄉智慧農業科技發展協會,來到桃園復興的雪霧鬧部落,舉辦無人機噴灑示範,吸引許多族人參與。
(農友 Temu(陳國憲) 泰雅族:
平常都是用人力去背水,還有放農藥,噴農藥也是會有點怕怕,因為至少都會聞到一些農藥,今天看到無人機的示範,我也是覺得現在的科技,那麼先進,其實是很想買)
協會希望透過無人機科技的便利,大幅降低噴灑施藥造成人體傷害等風險,也正規劃輔導課程,讓原鄉農民取得證照,並應用在複雜的山區地形,提升原鄉農業效率,增加在地就業人口。
(台灣原鄉智慧農業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游建進 泰雅族:
它是屬於一個智慧農業的方向,所以我想這個部分,對我們原鄉是有幫助的,我們協會就是,除了取得農機補助以外,我們會做取證的一個,教學的部分)
(立委伍麗華桃園區主任 陳榮基 泰雅族:
如果能夠解決原鄉,在經濟上的支持,多於補助的話,我想我們原鄉的農業,也會跟著趕上,我們平地的農業)
雖然農委會有補助三分之一的無人機費用,但部落農民未必都能負擔,對此,理事長游建進表示,體恤原鄉族人經濟狀況,會持續跟中央協商,把無人機智慧科技應用在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