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atʉa tia cu apʉnʉn 八嗡嗡 puraku tamna pangtan
台東縣成功鎮的鳳梨目前進入到採收期,鳳梨農與工人每天一早就到鳳梨園進行採收,八嗡嗡部落的鳳梨農高永強為了提升鳳梨的品質,特別用農業益生菌來施肥,改良土壤問題,提升鳳梨的品質跟產量,希望增加收益。
6月分是成功鎮八嗡嗡部落鳳梨採收的時期,農民與採收工人在烈日下挑選、採摘即將熟成的鳳梨準備出售。5月分的梅雨季來臨,下起連日的雨勢,讓農民也非常憂心,所幸當地的鳳梨因都種植在旱地斜坡上,並未受到嚴重的影響。
(八嗡嗡部落鳳梨農 Kingcyang(高永強) 阿美族:
kapangtan 'umo'uma
Kingcyang(高永強) Amis
我這個地方是斜坡,它的水會流到下面,如果是平地的話,它的水會在那邊會積水,那些(果實)就不行了。)
為了改良土壤問題、提升鳳梨的品質跟產量,希望增加收益,八嗡嗡部落的鳳梨農高永強,經友人的介紹下,這一期的鳳梨特別使用農業益生菌來施肥。
(八嗡嗡部落鳳梨農 Kingcyang(高永強) 阿美族:
kapangtan 'umo'uma
Kingcyang(高永強) Amis
我想說一直都這樣子,老式的方式來做的話,我覺得好像沒什麼,沒什麼感覺,就想說改變一下,對人體又有好處的方面,而且讓人家吃的又有健康的事情,左想右想所以想說用益生菌才種下去。)
(八嗡嗡部落居民 林容右 阿美族:
puraku cau
林容右 Amis
他也是想說,可不可以突破自己,有自己鳳梨的品牌這樣子,不要跟人家一樣,研發看看益生菌跟鳳梨,混合在一起有什麼樣的感覺。)
鳳梨農高永強年輕時就跑遠洋漁船,從事漁工達20年,回鄉後經從事鳳梨工人一段時間後,對種植鳳梨漸漸產生興趣,5年前開始投入鳳梨農業。
(八嗡嗡部落鳳梨農 Kingcyang(高永強) 阿美族:
kapangtan 'umo'uma
Kingcyang(高永強) Amis
當時種鳳梨的時候,大部分我是員工,每天日晒雨淋的這樣子背工種鳳梨,我覺得好像我對這個有興趣,才開始種的,種下去的時候,慢慢有一種快感,一直愈種愈興奮。)
八嗡嗡鳳梨種植面積約14公頃,年產量有500公噸左右,目前已經進入到採收時期,在疫情尚未降溫下,農民希望今年的鳳梨能順利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