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Iku lo'oh(張治平) 台北市

胡台麗追思會 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貢獻

人類學者胡台麗在上個月逝世的消息,震驚學術界以及原民社群,就在一個月後的今天(14),家屬及親友共同舉辦了追思會,紀念這位用鏡頭,翻轉大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人類學者。總統也特別頒發了褒揚令,表彰胡台麗對台灣文化保存及推廣的卓越貢獻。

(人類學者 胡台麗:
村落裡面的長老 都說,他們確實以他們的文化為傲,而且 希望這部影片,廣泛地能夠讓很多人能夠看到,能夠尊重他們的文化,而且能夠注意 注重他們的問題,希望這個獎,確實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這段影像,是1993年,胡台麗以"蘭嶼觀點"紀錄片,獲得當年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的得獎感言。感言中,胡台麗也不忘將族人的思想傳遞出來。而尊重原民文化、看見族人所面臨的問題,也成為了胡台麗身為人類學者、影像紀錄者,貫徹一生的理念。

長年致力於原住民族影像紀錄的人類學者胡台麗,在今年的5月7號逝世,享年72歲,震驚學術界以及原民社群,並在14號,舉辦追思會。參與追思會的中央研究院長廖志俊就表示,胡台麗留下的歷史影像紀錄,不只有學術價值,更是開啟原住民族人更加了解自己文化的珍貴。

(中央研究院長 廖俊智:
胡老師在 一生當中,積極提倡一個 我所謂的,入世的人類學,不是只在書本上寫論文,發表專書而已,而是她希望能夠透過,她實際參與 人類學的研究,能夠把 她所關懷的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從蘭嶼觀點、南王部落的年祭、土坂部落的五年祭到賽夏族人的矮靈祭祭歌等等,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都被胡台麗用鏡頭牢牢地記下,也成為族人後代學習自身文化的教科書。另外,為了表彰胡台麗對於原住民族的貢獻,原民會也在追思會上頒發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並由胡台麗的兒子,李赫代表接受。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人類學家 歷史學家,如果給我們一個正確的歷史觀的話,對於原住民的幫助是非常非常地大,今天很多原住民的自我認同,越來越強烈,後來的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都是因為,學者願意站在原住民的觀點,提供我們很多的史觀)

幾十年來,胡台麗總是帶著一個攝影機,走訪各個部落,用謙卑學習的心態,與族人交流,而她透過鏡頭留下的思想與畫面,也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學術界以及原民社群,並成為典範,而總統蔡英文也在追思會上頒發了褒揚令,表彰胡台麗對台灣文化保存及推廣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