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記者
Calaw Opic (丁至軒) 花蓮瑞穗

勘查河段水圳管線 奇美盼設安全防護

Psay qmlahang daan ka elug Chi Mei saan pusu yudun qsiya

梅雨鋒面來臨Jiyax iyax quyux smlxi,全台各地降下驚人雨量,原鄉地區也受到影響。日前奇美部落族人自主前往進行過河段水圳pusu yudun qsiya管線勘查,預防土石坍rngsux塌造成水路中斷,影響30公頃的農作物pnegalang。由於管線 yudun qsiya自103年完成設置後逐漸老化,族人則期待在易崩塌路段施作安全防護,維持生計。

將枯倒的橫木移走之後,族人繼續涉險在陡峭的山壁沿著管線往源頭行走,一邊還要穩住腳步以免滑落山谷。這裡是奇美部落水圳管線路徑,在地族人正在進行管線巡視作業,而短短6公里的路程,許多路段幾乎在懸岩邊行走,但這條唯一的水路攸關Taluwale'過河段耕作區的命脈,因此再危險都要確保通水。


(奇美部落居民 Kano' Mayaw(鄭志明) Amis
Tnalang Chi Mei Kano' Mayaw(鄭志明) Amis
路不好走愈來愈難走,還有一些就是,吊掛的那個管子,一些好像準備要(掉下來了),就是那個石頭都鬆動了,掛的鋼索已經幾乎都要,斷落下來了)

(奇美部落居民 Fayo Tamod Amis
Tnalang Chi Mei Fayo Tamod Amis
就是泥土路,然後有時候真的是要攀岩,就是靠一條繩子去走這條路,在水管的管養上真的還滿危險的。)

過河段地區奇美部落族人稱呼Taluwale',早期是種植水稻的糧倉,受到水源短缺及人口外移後而萎縮,所幸在103年藉由水保局補助全線更換升級管線才得以改善,但受到自然因素影響,部分區域鋼索及道路亟需補強。

(奇美部落居民 Fayo Tamod Amis
Tnalang Chi Mei Fayo Tamod Amis
期望易坍方路段,可不可以做一個鋼索,或者是說類似像階梯,讓人可以走而不是攀岩走壁,我覺得這樣子,10年後還能夠這樣子走嗎,也不見得。)

目前Taluwale'耕作區藉由水圳管線的灌溉,近年來逐漸轉作南瓜、玉米等至少4種以上經濟作物,耕作面積拓展到30公頃的,因此族人期待在易崩塌路段施作安全防護,維持生計。水保局初步回應,將會擇期會同相關單位進行會勘,盤點評估損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