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Iku Lo'oh(張治平) 台北市

宜蘭大同少棒隊面臨解散 小球員跨縣市追夢

原鄉盃棒球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中,宜蘭大同鄉少棒隊因為學校資源缺乏面臨解散危機,小球員為了守護夢想,跨縣市加入基隆日大家扶球隊,繼續追夢。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 魯凱族:
好球
一年一度的原鄉盃受到疫情的影響之下而延賽,終於在近期正式展開,但仔細看到出賽隊伍名單,清一色都是國小球隊,卻有一支球隊,是以家扶中心的名義代表參賽,究竟他們又有什麼故事,一起透過鏡頭來了解。)

(基隆日大家扶球員:
轉學拉,(你們轉學囉?)對阿,轉去(基隆市)忠孝(國小)。)

這麼一問,大部分基隆日大家扶的球員,是去年代表宜蘭大同國小參與原鄉盃的球員,去年他們才在原鄉盃拿下冠軍,卻因為學校資源的關係,球隊一度面臨解散的情形。

(家長 呂志翔 泰雅族
小孩子的意願很重要,我們家長一定是先詢問小孩子的意願,看小孩子想要在哪裡?想要打球想要在哪裡發展?)

(基隆日大家扶球員 呂峻祈 泰雅族:
因為之前有一個同學,很多個同學,就我們以前讀大同的,有七個去台南,然後我就跟媽媽說我想跟他們去,然後媽媽就跟是跟教練說,教練說好,我就跟他們去。)

(教練 王國泰 阿美族:
我想說家長的拜託之下,我當然是無條件地去幫忙他(學生),然後從開始10月離開(大同國小)到現在。)

不因為學校的關係,而阻斷孩子的棒球夢,家長委託王國泰教練尋找其他學校讓孩子繼續打球。一開始,教練先是帶了孩子到了台南,消息傳到基隆家扶的社工後,就協助球隊到了基隆,最後進入到基隆市的忠孝國小,雖然繞了半個台灣,但因為學校並沒有資源可以支持球隊,所以日大家扶中心就讓這群小球員,進入原本的社區球隊,一起打球。

(基隆日大家扶社工 霜逸祥:
因為我們就常到,每一年暑假都到大同國小做移地訓練,在110年的時候,有就是耳聞他們學校因為有一些事情,然後他們(球隊)解散了,但是以我們基隆的角度來說,因為當然我們以社區棒球隊起家,那主要是跟他(教練)分享是我可以用社區棒球隊的方向先協助他。)

小球員跨越縣市,加入社區球隊,基隆日大家扶第一步就是先做資源整合,從住的地方、到吃的部分,連結到基隆原住民會館,提供課輔資源及晚餐。

(基隆日大家扶球員 呂峻祈 泰雅族:
功課一定會先寫完,才會給我們練球。)

(基隆日大家扶社工 霜逸祥:
以社工的角度來看,我們試著去連結我們所能張羅跟連結的資源,然後來我們所接觸的小朋友,那我覺得這樣子,至少也期待說他們在基隆的這段期間,可以感受到我們基隆其實是一個非常熱情的地方,然後其實也 剛好可以回饋我們,我們連續好幾年去大同鄉,被王國泰教練跟這群小朋友的家長這麼照顧的一個情分。)

就學、吃、住,都有著落,但翻開110年學生棒球聯盟賽事規定,如果球員轉學到其他學校,在轉入學校的學籍必須設籍滿二學年,才可以報名比賽。也就是說,球員只要轉學,兩年內都不得再參與賽事。即便如此家長也全力支持。

(家長 呂志翔 泰雅族
我們山上就是地方比較小嘛,然後他要訓練的過程,跟他所需要的東西,不管是球具、裝備還是他個人所需,可能沒有那麼好完整,所以說,想讓他來基隆這邊,比較大的環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家長 蔡志雄 泰雅族:
我們那些是在種菜的,種高麗菜的,所以說,為了要看小孩子比賽,昨天晚上就先連忙地打藥、灑藥,然後今天才有時間看小朋友比賽,來為他們加油這樣。)

(基隆日大家扶球員 李承哲 布農族:
(你從宜蘭來這裡打球你覺得怎麼樣?)很好,(為什麼?)因為他們會教我們不會的東西。)

憑著對棒球的熱愛,即使訓練再艱辛,孩子們依然樂觀面對,好好地朝向夢想之路邁進,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