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記者
Calaw Opic (丁至軒) 花蓮光復

馬太鞍"心繫Fata'an"共作展 48件古文物返鄉展出

族人在現場細心地解說,介紹文物過去的使用方式以及過往歷史。這裡是心繫Fata'an共作展的現場,在歷經2年的溝通協商後,終於順利把館藏60多年的古文物帶回來部落進行展示,祭司Unak‧Tafong的孫子也在現場介紹祖父過去進行儀式時穿戴禮帽的故事。

(在地居民 Mayaw Tafong (何德信) 阿美族:
做大祭祀的時候,他戴這個大禮帽,那個小一點的祭祀,他就戴那個小禮帽,都很高興,能夠看到以前老人家的,食衣住行,這些文物回來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馬太鞍部落會議主席 Lalan‧Unak (蔡義昌) 阿美族:
古物回鄉,就是靈魂回鄉,所以心裡非常感動,半年的時間,我們培訓未來的豐羽計畫,文史工作人員。)

本次展覽共有48件珍貴文物返鄉,從服飾到農耕機具甚至是馬太鞍特有的鼻笛,從不同層面逐一追溯過去的人文風貌。部落也趁著這次機會協同相關單位舉辦系列活動,培訓在地解說員,為將來馬太鞍豐羽計畫預做準備。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壁榛:
重點不是在這個文物回不回來,而是在這整個共作的過程裡面,藉著文物的回來,能夠重建恢復馬太鞍,大部落的精神。)

(花縣府文化局長 吳勁毅:
七八十年前,
Unak‧Tafong阿公那個年代的東西,
如何傳承下來,明年繼續,只要年輕人願意參與回來,那繼續田野調查,記錄的工作會持續進行。)

中研院表示,這是第4次與部落合作展出的計畫,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展期即日起到明年3/4為止,歡迎民眾前來欣賞了解曾經過去發生在馬太鞍的珍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