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音在布農族的文化中很少見,因為只有少部分家族有流傳這項文化藝術,不過為了讓杵音文化能被大家認識,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文化館,透過辦理杵音培訓班,讓杵音藝術在族群中廣為傳承。
利用節奏配合,敲打出悅耳聲音,杵音是原住民文化中,一項特別的音樂藝術,不過在布農族文化中,杵音相對較少被族人提到,而已有近40年學習杵音文化的羅娜部落耆老Dahu表示,加上時代變遷,杵音藝術也愈來愈少在部落看到。
(羅娜部落耆老 Dahu(司福來) 布農族:
tao do 羅娜
杵音原本是一個家族,Istanda的家族來啟發的,後來他們的小孩子都沒有學了,變成是我們部落裡面的長者,來學習這個杵音,現在變成是我們社區裡面的特點)
為了讓杵音在布農族文化中更被大家認識,信義鄉原住民文化館,辦理杵音培訓班,藉由長輩教導、示範讓族人學習,也說明如何製作杵音這項樂器,讓學員更深刻認識這項傳統藝術。
(羅娜部落耆老 Dahu(司福來) 布農族:
tao do 羅娜
老前輩都是用紅豆杉,我們現在是禁止砍伐所以,我們現在是用一般的杉木來做杵音,不過調音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因為它的聲音很容易,用久了以後它的音會走調)
(參訓學員 Bali Soqluman 布農族:
macinanao a tao
因為我自己是在學校教書,我們學校也有杵音的課程,可是我一直沒有,真正知道怎麼做杵音,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學習,以後在學校的課程推廣上,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師資,能夠幫助學生)
除了教導杵音文化,課程中也包含古調吟唱及部落文化導覽等,希望能夠讓來參與課程的新生代、中生代,都能更認識自己的族群,也了解文化傳承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