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 tu kawlah pazazasan kemuway ti 黃偉峰.張慧芬
穿著族服上台接受農村領航獎的黃偉峰,來自花蓮玉里鎮織羅部落,跟老婆回鄉13年,展開一連串的農業產業復興計畫,以阿美族互助換工精神,種出部落農作物,透過食農教育把部落經濟跟人文,進行有系統的部落旅遊規畫,也讓更多人從中了解當地文化生活樣貌。
(農村領航獎得主 黃偉峰 Amis mala ay tu kawlah:
因為部落是我生長的地方,也是我父母親,也是我小孩子未來要生活的地方,那我們不做誰要來做。)
(黃偉峰妻子 Apuy(張秀美) Amis napawan na:
在接團的時候做一些食農教育,那我們會在我們就是沒有接團的時間,我們會去進修一些食農的課程,來增加自己的知識。)
夫妻倆依然保持當初那顆讓部落更好的心,持續進修及付出,而今年獲得農村領航獎的原住民,還有這一位。
同樣也是阿美族的張慧芬,來自花蓮豐濱鄉復興部落,當初回鄉看見部落人力外流,產業文化缺乏活力,開始結合公部門資源,透過在地部落跟噶瑪蘭新社部落組成跨域協同合作,採取有機耕作,同時深耕地方,塑造友善空間,振興部落文化並提升農產業價值。
(農村領航獎得主 張慧芬 Amis mala ay tu kawlah:
我們會想要做這些事情,是想要陪伴部落的長者,然後才會產出我們現在部落很多,種植一些農特產品,然後希望種這些農特產品,來回饋部落的長者,那也吸引到鄰近部落的年輕人。)
張慧芬逐漸號召青年,活化部落產業,跟長輩們永續經營,為部落青年預備一條回家的路。
(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成員 Wukah(黃庭恩) Amis melabu ay:
學到很多技藝,或是一些我自己認為滿重要,阿美族的植物,因為從小沒有務過農,開始在協會務農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其實跟,我們跟土地的關係很多。)
(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成員 Qubing(階志語) Kavalan melabu ay:
有些文化的東西有學到,那農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都有)
今年的農村領航獎,從全國253選出30位得主,其中兩位是阿美族人,而評選標準針對農村生產、生活跟生態三大面向有具體貢獻,也考量對社會影響力,並創造效益及未來延續性。
(農委會水保局局長 李鎮洋 Raya:
從全國各地裡面,透過兩階段的一個評比,第一階段先由縣市政府先去來評選,第二階段就要由我們來專業來評選,所以從全國裡面選出30位的領航獎,那我們希望未來透過他們的帶領,能夠讓我們農村能夠更發展。)
水保局長李鎮洋表示,30位得獎者將前往日本農村交流學習,深化國際視野,也帶回日本的成功經驗,讓台灣農村再成長與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