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是教師節,來關注老師的權益。111學年本土語言被教育部列為部定課程,相關師資教育部也藉由補助本土語教師,進修師資學分班來補足人力。然而111年以前修課的老師,卻感到不受重視,因此今天(28)也來到立法院表達訴求。
口號越喊越氣,原本記者會前這群109學年報名學士後本土語教育學分班的老師,在會議中與教育部達成共識,希望政府111年開始補助學分費的政策,可回溯到109年。但記者會當天卻未見教育部官員列席,老師們再也不忍了。
(本土語言教師 蔡永強:
在這場記者會,我們已然看到了教育部的態度,是否尊重(本土語教師),自有社會公評 )
教育部將本土語言從111學年起列為高中以下部定課程,隨之而來的正式教師人力來源,其中一個管道就是從原本的本土語支援教師,鼓勵進修"學士後本土語教育學分班",取得教師證資格。也因此補助111年9月進入學分班的學生,學分費及交通費。然而這樣的多元師培制度,早從109學年開始,因此這樣措施讓109年進修的老師感到不平衡。
(本土語言教師 徐晶萍:
這是我們要自費的,一個學分要3500元,清華大學的修費,那我是有教師證的老師,乃至這樣我大概都要花上15萬 )
兩年15萬這還是已有教師證的老師花費,若是沒有教師證還要另外修教育學分,徐晶萍表示這恐怕都要破25萬元。族語老師Vais就是屬於要另外修教育學分的老師,回想學費支出,甚至都間接影響家庭生活。
(族語教師 Vais(尤雅琴) 排灣族:
暑假因為教師(支援)人員,沒有收入嘛因為沒有學生嘛,然後可是八月底開學之前,我們又要交九(月)到(隔年)一月的學分費 )
事後教育部回應,目前已在研議相關回溯機制。
(師資藝教司科長 周佩君:
本部就109年至111年9月1日前,已修畢學分的部分,研議法規修正及經費籌措事宜,朝一併適用師培大學辦理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實施要點,第16點的規定方向研議 )
不過讓老師們錯愕的,還有修完兩年課程,卻因沒有開教師缺,仍和支援教師待遇無異。老師們期盼自己作為本土語言政策的"身先士卒",教育部能尊重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