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pisafa'elah to picodadan no kaemanay a mihalaka
為了推動美感教育,長濱國小爭取教育處計畫,將閒置的體育教室,結合在地阿美族文化意象,改造成為多功能的"美學教室",一掃過去學生眼中"鬼屋"的模樣,未來將做為藝文教育空間和緊急避難所使用。
淺色基調搭配簡約線條,燈光打下,不論近拍、遠拍都好看,簡直來到美的國度,很難想像宛如文青咖啡廳的空間,竟是學校教室。
(長濱國小校長 張嘉華:
siyawcang
張嘉華
結合長濱鄉阿美族海浪
,又靠近臨海
,這個海浪的意象
,整個色系是採取用
,大地色系的這個色調)
(長濱國小學生 郭冠孜 阿美族:
kaemanay
郭冠孜 Amis
進去會感覺很像到,看恐怖片的鬼屋一樣,現在感覺很像煥然一新,就變得很好看)
對比過去牆面剝落、天花板漏水,陰暗雜亂的"鬼屋"樣,閒置一年的體育教室,在校方提案爭取下,入選"學美美學教室計畫",經為期兩個月改造,如今華麗變身成多功能"美學教室",特殊設計的桌椅,能自由組合變形,增加使用彈性,未來除了提供師生上課及表演展覽外,講台還能當成攝影棚。
(長濱國小校長 張嘉華:
siyawcang
張嘉華
直播教學已經是變成一個趨勢,所以那個綠幕是可以,攝影課的學生,他可以拍一些短片,然後也可以搭上現在,很流行的Youtuber)
(長濱國小學生 廖毅承 阿美族:
kaemanay
廖毅承 Amis
那邊比較乾淨,比較容易聽那個,沒有太多雜音的,可以寫畫畫那些的)
推動美感教育,長濱國小從校園環境改造做起,導入在地人文設計與新興課程,打造美學教室,讓學生在美的空間學習美,而當災害發生時,這裡也是緊急避難所,堪稱裡外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