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農作物逐漸造成影響,全球糧食安全成為國際間關注的焦點,而聯合國也分析小米能抵禦氣候變化重要性,因此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也讓國內對原住民小米文化的復育進行探討與連結。
(挪威常駐聯合國代表 Mona Juul:
氣候和安全議程正在獲得關注,無論是在範圍和參與程度,在安全理事會,跨區域多數仍致力於推進這一議程)
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威脅全球,110年聯合國在氣候安全理事會上,多位國家代表發表談話時,都強調氣候變化給全球的風險與日俱增。根據外媒報導,巴基斯坦在夏季時遭洪水席捲,估計影響3300萬人,超過800萬人流離失所,也讓當地土壤汙染,需要時間恢復才能耕種,而根據專家建議,小米等古老穀物可能是重建糧食系統的關鍵。
宣傳片中也說到,小米能在嚴酷乾旱的條件下生長,在其他穀物收成欠佳時,成為糧食。而在西非水和牧場不足的地區,當地居民以賣牛換穀方式交易。
(西中非地區糧食計畫署高級評估官員 Ollo Sib:
我們看到該地區的,糧食不安全狀況有所擴大,雨季一點也不好,許多地方收成不好,在許多地點 地區,牲畜沒有足夠的水和牧場,他們曾經賣牛買穀物,主要是小米)
在乾旱地區,小米成為當地主要穀物,因此聯合國在2021年的會議中宣布,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也引發國內對原住民小米文化的復育進行探討與連結,未來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將傳統作物小米,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的利器。
(美國紐約/瑞士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