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i ma'aselep anga raziu i Mutangu nu icigacu
為落實原住民族媒體近用權、強化通訊傳播普及服務,並縮減數位落差,原住民族廣播電台自106年起,陸續建置北、南、東部總臺及改善部落收聽的37座轉播站,而設置在最南端的牡丹風光轉播站,12月20日完成工程驗收,預計在1月底前正式營運。
原廣台最南端的牡丹風光轉播站,12月20日正式完成工程驗收,原廣台經理馬耀‧谷木以阿美族傳統儀式與樂舞,為牡丹風光轉播站祈福,預計在1月底正式營運啟用。
(原住民廣播電台經理 馬耀‧谷木 阿美族:
vuluvulung 馬耀‧谷木 Amis
牡丹也可以銜接我們,森永這邊的轉播站,能夠服務著我們靠近,最南邊這邊的部落甚至我們社會,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會即時提供這個,災害意外的這些報導)
由於台灣環境受到地理區隔,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接收媒體資訊不易,而廣播從傳送速度、使用便利性及製作成本等,相較其他媒體更具優勢。牡丹風光轉播站的成立,能讓原廣台的傳播更普及。
(牡丹鄉牡丹村長 葉德生 排灣族:
sunciu tuazua 葉德生 Paiwan
我的工寮是在後山,我都是聽不到96.3,我還要爬到樹上(收聽),如果哪一天真的開始運作,我們可以很輕鬆地聽到)
(牡丹鄉牡丹村居民 何漢明 排灣族:
sunciu 何漢明 Paiwan
廣播一直在我們這邊是聽不到的,希望透過這個(轉播站),可以接收到外界更多的訊息)
牡丹風光轉播站因地理環境特殊,所有設備的電力來源,全由綠能的風力與太陽光來供應,因此取名為風光轉播站。原廣台表示,在全國建設轉播站是最艱難的工程,也是歷史性的工程,更是提升原住民族傳播權的重要工程,期望能盡快達成原住民族公共傳播服務普及性與可及性的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