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
記者

開放山林意外增加 山區義消救援之路

相信觀眾朋友都知道義消,可能也有參加義消,他們主要任務是協助消防隊進行各種災害防救,但是來到山區部落,義消又多了另外一個山區搜救的職責,因為當地族人最熟悉地形,山難發生時也最快速應變,了解山也敬畏山。而面臨近年山林開放政策,山難數量增加不少,這就讓新竹五峰義消感到頭痛了,他們雖然有救援的熱忱,但救援裝備不足,很可能導致救援的困難。山區義消的救援之路碰到什麼問題呢?帶您一塊來看看!

夜間的新竹五峰鄉街道旁,一群人正在操作水箱消防車,反光條寫著大大義消兩個字,他們是五峰義勇消防隊,一群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

開著醫療車,跑遍部落巡診送藥,這是五峰義消隊長趙立君,平時的工作也是服務人群,近期疫情趨緩,才剛剛讓他鬆了一口氣,不過對於義消的責任,趙立君時時刻刻都在待命狀態。

(五峰義勇消防隊長 趙立君 賽夏族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如果有山難的話,那個我們消防隊那邊,我們有群組嘛,有群組上面會通知,我是分隊長,然後我就會開始聯絡,就是附近有誰,然後就支援,消防隊先出勤,出勤之後,我們後面,我們就會再來集結這樣,看在哪一個區域,我們就會上去,去跟他跟他們會合)

到了下班時間,才是真正開始忙碌的時候,五峰義消們換上制服,今天要配合消防隊,進行每月定期訓練。

(五峰義勇消防隊長 趙立君 賽夏族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有時候火災火警,然後有時候山難這樣,有時候很多啦,就是包括車禍,還是什麼翻車啦,我們都會去,有哪裡需要幫忙,我們就有空的就去這樣)

火災等災害防救,是義消最常見的任務,但是除了滅火,隊員還要練習操作繩索扣環等器材,因為山區義消往往要面臨,另一項重要業務。

消防隊報案電話鈴聲大作,是山域事故增加的警訊,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資料,山域事故案件在近十年呈現成長趨勢,尤其在108年山林開放政策之後,案件數量更是激增不少。

(五峰消防隊小隊長 陳啟天 泰雅族
dayciu na siubuday 陳啟天  Atayal
我覺得因為現在自媒體太發達了Youtuber網紅一發文,哪個地點如何,很多人看到,就要要去那個地方,想要去,我也想拍很漂亮的照片,但是該準備的事項,看你的氣候 你的地點,入山時間,你整個路線路徑,他們可能準備的不是很周全啦)

而五峰鄉廣袤山區,不只是近期山難事故頻發,還有可能面臨翻車墜谷等不幸意外,面對山區人力不足的情況,義消參與救援就顯得格外重要。

(五峰消防隊小隊長 陳啟天 泰雅族
dayciu na siubuday 陳啟天  Atayal
以義消的角色,他是站在我們,協助我們警消出各種救災勤務,那我們本身警消的人力,也不是很充沛,所以對於他們的仰賴也是很大,其實他們的那個參與率很高,他們幾乎每一場山搜都會來,我們義消本來就是在地的,所以他對這個地形地物都很熟悉,所以對我們來講 ,救災的那個能量是很大的)

但是要擔任義消並不輕鬆,義消是志願加入的無給職,除了隨時都可能接到支援電話,面臨災難現場還必須臨危不亂,不少隊員服務超過20年,回想起救災畫面還是怵目驚心。

(部落族人 呂月娥 泰雅族
i-siaw i 五峰 呂月娥  Atayal
那個時候有一個卡車,我們就聽到說它翻了,那個情景,不是人可以看的,那個是兩個人,身體都是半截,都完全是被水這樣子一直沖,我們還下去,去用那個屍袋搬上來)

(部落族人 周清明 泰雅族
i-siaw i 五峰 周清明  Atayal
所以感覺到人的生命,就是那麼渺小,在我們一不小心的時候,我們或許真的就這麼走了,我覺得這個是帶給家人一個,很感嘆的一件事情)

面對生死只有一線之隔,族人在進山之前,照慣例祭祀山神祖靈,這是原住民族委身於山林時,所展現謙卑的一面,也是救難人員,祈求救援順利的重要儀式。

(五峰消防隊小隊長 陳啟天 泰雅族
dayciu na siubuday 陳啟天  Atayal
雖然有的時候,我們整個警消同仁,救災同仁外面來支援的,或許不是當地的原住民,但是在這幾年的,一起出勤的經驗中,大家都很認可這個祭祀,這個動作,也曾經好幾次,進了之後,真的蠻順利的,所以說冥冥之中,不能不相信,我覺得這是很必要的,尊敬大自然,尊敬這邊的祖靈)

當地族人熟悉山,也敬畏山,因此能夠成為救難的一大助力,但是五峰義消們雖然無私助人,卻要面臨另一項問題。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這個(器材)比較注重於,類似就是翻車那些,或是橫渡要用的,還有這個繩索,義消是沒有這個東西,但是我們當時,去參加緊急救難隊,他就發我們,就是有參加的,可是那時候,義消也是沒有幾個拿到)

將繩索 安全吊帶 扣環等打包,這些是趙立君僅有的救難器材,還是十幾年前遺留下的裝備,完全不夠五峰義消使用,公發器材都是針對火警的,消防衣帽,並沒有考慮到山難任務特性,而且山區義消和都市比起來,也難以取得民間資助。

(五峰義勇消防隊長 趙立君 賽夏族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也沒有說給我們,給我們像雨鞋頭燈,那些都是我們自己義消,就自己個人買的)

(五峰消防隊小隊長 陳啟天 泰雅族
dayciu na siubuday 陳啟天  Atayal
他們只有出勤費一次,算次的,一個人就是80塊,因為義消本來就是無給職,那政府單位這邊的,能給的那個資助不是很多,那在都市的話,像他們都會去,各自尋找他們的顧問嘛,那都市是很好找,那在山上的話,就因為沒有什麼商業的行號,或是工廠進駐,所以他們的顧問費,相形的就是差很多,所以他們真的是一直用熱忱,在燒他們的那個服務的那個心)

(五峰義勇消防隊長 趙立君 賽夏族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但是我也希望未來,那個公所,跟就是我們原民會這一塊,就是針對山區的部分,能夠給我們一些裝備,就像溯溪裝那些,防寒衣那些,其實還有山難的頭燈,就是很多 就是背包 那些,能夠幫助我們,這樣能夠配合到消防這一塊)

牆上的匾額,是無私付出的證明,五峰義消從1992年創立至今,靠的除了是族人的奉獻,還多虧已故前任隊長趙瑞昌,過去的積極號召。

(ce'elj ni 趙瑞昌
鄭春英  Amis
還有家裡沒有米,他都可以不知道,別人沒有米,他都可以知道,他就是很熱心的,去做這種工作,太熱愛了這個消防隊,他說要是他卸下來的話,可能沒有消防隊的人來成立,這個(義消)可能會消失這樣子,在山上的話,不能沒有消防隊這樣子)

趙瑞昌先生擔任五峰義消隊長,長達25年,直到2018年退休,許多老隊員都是由他招募,因為他的堅持,五峰義消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仍未中斷。

(部落族人 呂月娥 泰雅族
i-siaw i 五峰 呂月娥  Atayal
我們做什麼,不一定要別人知道,只要上帝知道就好,我們做的辛苦沒關係,我們看到對方的家屬,他們高興,這個是我們心裡上最感動的)

如今隊長的重任落在趙立君身上,每次救災結束後,太太總會端出一盆艾草水,給丈夫除去穢氣,救災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驕傲。

(隊長夫人 
ce'elj ni 趙立君 林秋鸞  Atayal
我們就用這個來給他洗,讓他說,回來是平平安安的這樣,他只要一出門,我就很緊張啊,然後我就會看時間,我就問他說你在哪裡了,要回來了嗎,雖然過程中,有時候會罵他,就是吵架,可是後面 還是算了,既然有那個心,你就繼續做下去,就當作愛心做善事)

(五峰義勇消防隊長 趙立君 賽夏族
daiciu na siubuday 趙立君  SaySiyat
真的是心很重要,就是其他也沒有說什麼,就是心態問題啦,就是一顆,就是救人的心,或者怎樣,就能夠幫到部落是最好)

沒有裝備,五峰義消就像是無羽的鳳凰,雖然難以振翅,但依舊熱烈燃燒著他們救人的心,去救援每一場災難,無私奉獻是義消的精神指標,但缺乏器材和資源,也是山區容易面臨的問題,希望有一天,五峰義消的火鳳凰們,能獲得豐厚羽翼,在救難之路上飛得更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