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在校園裡重新復刻打造排灣族的傳統家屋,工程已完工,特別辦理落成啟用祈福儀式,未來也會將家屋的傳統知識課程,導入學校教育,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排灣族傳統知識。
揭開紅布幕,lja vusam傳統家屋正式落成啟用。用石板砌成的牆面,屋頂再用茅草來覆蓋,屋內設計,與多位部落耆老討論,儘量呈現打造過去傳統的空間結構,這座家屋是位在台東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部落耆老表示,感受到溫馨的歸屬感。
(土坂部落耆老 包世晶 排灣族:
ramaljeng i Tjuabar 包世晶 Paiwan
我們土坂國小把這樣子的一個工作,推動起來,而且有一個成果展現出來,更讓我們我覺得,這樣的一個很溫馨的,很貼切的,很窩心的一個歸屬感)
用排灣族傳統的祈福儀式,來為家屋祈福。對排灣族家屋有專門研究的文化工作者Ljavuras提到,排灣族的家屋,結合了許多傳統知識意涵在裡面,每個結構,都有它特殊的意義。
(文化工作者 Ljavuras·Kadrangian 排灣族:
'ipusengesengesengan ta 'a'udaan Ljavuras·Kadrangian Paiwan
譬如說我們的床鋪裡面,有一些比較,隔起來的,它就是一個,孩子有黃花大閨女或是孕婦,還有老人家都是在天窗底下,因為他們每天綁繩子算日子,所以其實我們的每一個,這個它的裡面的結構裡面,都有文化意義)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校長 顏正一:
guciusinsi i lja vusam gakku 顏正一
台東來講因為我們沒有石板,所以我們這邊的就地取材,就是用石頭跟茅草,所以這個就很特別它是我們,應該是全國,如果學校來講是第一所,在學校有這樣的一個,東部排灣族的一個,傳統家屋的一個,一個展現)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學校的教育宗旨以五年祭、小米季、狩獵季、捕魚季等4大文化主題課程,校長表示,未來會在課程上加入家屋的教育課程,期望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排灣族傳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