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mis旮亙樂團與台東南島社區大學共同合作,經歷7個月製造的阿美族傳統竹帆船,終於完工,在都歷部落海域特別進行下水試航Pacefong,復振阿美族古帆船傳統造船技藝文化。
Torik Sanayasay號竹帆船在號角響起及族人協助推送下順利下水並航向都歷海域,竹帆船經船上5名水手共同努力划行到海域南側後,水手們並升起風帆,竹帆船則順利被風推行,最後再回到都歷海灘完成試航。
(船長 阮文彬 阿美族:
Singciw ci 阮文彬 Amis
試航的感覺,跟我們之前的來比較的話,這次的,這艘船比較輕,然後帆,帆因為也是延用之前的,今天的風向是屬於南風,帆在操作上,因為它輕了,所以速度也比較快了。)
(都歷部落耆老 Asan 阿美族:
Malitengay ci Asan Amis
我也上了這艘船,我看這艘船,也非常不錯,並不會沉下去,就是這樣,這艘船比較不理想的地方,是它的帆,會擠槳手的位置,讓槳手不好操作。)
Torik Sanayasay號竹帆船,由Amis旮亙樂團與台東南島社區大學共同合作再造,今年3月分起特別請部落耆老及工班依傳統文化智慧、技藝進行採集刺竹、黃藤、黃槿木等素材,然後竹子經削皮、埋沙後開始進行組合、編綁,風帆以黃槿木樹皮膜製作,整艘船於7月分製造完成。
(Amis旮亙樂團團長 少多宜 阿美族:
Kakeridan ci Sawtoy Amis
復振祖先的傳統智慧,製造及編綁的技藝,因此造了這艘竹帆船,過程有很多的工項,單單尋找製造的材料,以及製造的技術,都是循傳統的技藝。)
(南島社區大學總幹事 劉烱錫:
Congkanse ci 劉烱錫
第一個目標就是阿美族指稱綠島叫Sanayasay,然後凱達格蘭、巴宰族、與那國島、噶瑪蘭他們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南方的Sanayasay島嶼過來的,這個叫Sanayasay文化圈,所以我們這艘船的目的,就是航向Sanayasay。)
竹帆船下水試航雖順利,但有些構造並不完善,試航後將再進行修正,團隊期望復振阿美族古帆船傳統造船技藝文化,並期待順利航向海洋、Sanayasay(綠島)或北部海域等,驗證Sanayasay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