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記者
Nabu (孫俊憲) 台南市

走向西拉雅考古培力 傳統文物復刻再現

不管環境再艱苦,實踐文化的權利仍不會消失。平埔族群之一的西拉雅族,和台南市文化局和成功大學合作,返回西拉雅族舊社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文物整理,利用出土文物作為復刻藍本,完成陶器、金工、織品、玻璃等文物復刻並舉辦發表會,昨天(4)在台南成功大學熱鬧登場。

西拉雅跨地聯盟召集人段洪坤,戴上由考古文獻復刻出的西拉雅族玻璃項鍊。台南市文化局與成功大學、西拉雅族人合力,辦理《走向西拉雅》原住民考古暨培力行動,返回西拉雅族舊社遺址,參與蕭壠舊社考古發掘、文物整理,將陶環、銅鈴、禮刀等傳統器具,重新復刻再現。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 辛宇凡: 
上面的圖紋,因為它是有裝飾性的意義,所以它其實常會帶有更深層,不只是它表面的圖樣而已,它可能會有一些背後的故事,或是一些傳統文化的意涵,這個方面就是我們很需要跟西拉雅族人面對面的去討論。)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 張芷綾: 
對於了解這些織品文化,或者是西拉雅族的文化來說,整個是更完整而且更深入的,對我們之後在進行快速設計,或是產出最後復刻設計上是具有很大的幫助。)

利用西拉雅祖先出土文物,作為復刻藍本,加上西拉雅族人參與,將復刻後的傳統服飾、飾品穿回上身,除了有助當代西拉雅傳統工藝、以及服飾設計外,更強化西拉雅族主體性。

(西拉雅跨地部落聯盟召集人 段洪坤 西拉雅族: 
突破以前歷史考古,只是把地下文物挖掘出來,然後做分類做研究,我們這個考古行動裡面,就是要把這樣子的地下文物跟當代人群做一些連結。)

(台南市文化局長 謝仕淵: 
我想這會讓我們超越,過去我們只是對於文獻的認知,而是因為具體的物件,反映的就是很真實的生活,這個對於我們在當代去召喚起西拉雅文化,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跟很重要的物質見證。)

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遺產復刻設計發表,除了將傳統文物復刻,學生也把西拉雅圖紋、配色等重塑,製作新創藝品,讓考古不只有典藏與研究,更能和當代社會連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