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記者
吳品儒/花嘉忻 編譯

巴勒斯坦舊城區店面 整修變身文化圖書館

巴勒斯坦重要性僅次於耶路撒冷的美麗古城希伯崙,有一半被劃入以色列占領區。不願被以色列管轄的居民從1967年起逐漸離開占領區,被棄置的店家至今已經累積到2千多間。不過最近在振興委員會的協助下,這些閒置的店家變成溫馨的圖書館和商家,讓占領區的居民找到心靈寄託。

孩子們在美麗的石造建築中閱讀繪本,這間位於巴勒斯坦古城希伯崙舊城區的圖書館,它的特色在於,由荒廢的肉舖改建而成。類似的改建計畫,讓人口逐漸流失的舊城區再度傳出歡笑。

(圖書館館長Abeer Osaily:
這裡以前是肉舖,我改建為圖書館,透過希伯崙振興委員會協助,翻修為文化圖書館,這是一間不太傳統的圖書館。)

古城希伯崙的地位僅次於耶路撒冷,目前舊城區已經有一半納入以色列占領範圍。占領區的屯墾人數以及軍方檢查哨與日俱增,巴勒斯坦居民紛紛遷移到舊城區另一頭,閒置的店家高達2千多間。

當地的振興委員會協助翻修店面,讓願意留下來的居民,尤其是女性店主來創業使用。透過營業,她們向以色列占領方展現永不離開的決心。

(手工皂店長Lubna Abu Turki:
我們這輩子都活在被占領的生活中,我們看過很多,看過占領方用各種方式羞辱侮辱,我不會害怕走過被屯墾者或軍方占領的舊城區,我反而要讓舊城區保持完整,我一定要留在舊城區裡,如果不留下來,會失去舊城區,因此我不怕。)

今年五月,加薩走廊才爆發以巴雙方近年來最激烈的空襲,居民的恐懼如今尚未平復。雖然生活動盪,卻又難以割捨世代居住的家園。荒廢商店街中亮起的燈光,成為了居民的心靈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