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時的醫院評鑑結果昨天(6)出爐,台北區新增台北慈濟與雙和醫院,北區則新增新竹台大分院,從3月1號正式升格為醫學中心,未來民眾就醫的部分負擔,門診要多付180元,急診則要多付350元,預估受影響門診民眾約1萬人。
因疫情延宕,時隔七年才重啟的醫學中心評鑑,今年競爭激烈,台北區共有11家醫院申請。衛福部6號召開記者會,公布醫學中心評鑑結果,決定台北區及北區,新增3家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打破原有台北區8家醫學中心的上限。
(衛福部長 薛瑞元:
你可以把它想成說,幾乎就是同燈同分啦,所以無法,沒有辦法做區別,所以我們增額的評定。)
衛福部表示,醫學中心評鑑目的,是為了提升醫學中心的服務品質,今年台北區符合評鑑標準醫院,除了原有的台大、北榮、三總、馬偕、新光、國泰、萬芳及亞東醫院,另外新增台北慈濟與雙和醫院;北區部分原本只有長庚醫院,依人口成長醫療需求,今年新增新竹台大分院,預估新增3家醫學中心後,受影響門診人數約1萬人。
(健保署副署長 龐一鳴:
它是由原來的區域醫院,(門診部分負擔)240元調高到420元,然後急診是從400元調到750元。)
(醫改會執行長 林雅惠:
有半數集中在雙北,請問區域正義何在,即便對健保衝擊不大,但是對於分級醫療的衝擊,對於民眾就醫負擔的衝擊,以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影響,請問都有納入考量嗎?)
衛福部強調,台北區新增2家醫學中心,健保醫療費用推估支出約1億6千萬點,占該分區總點數之0.09%,對健保財務影響極低,至於中、南、東區的醫學中心評鑑,也將在今年陸續完成,並宣布啟動醫學中心評鑑改革,要讓醫學中心更貼近照護急重症病人,發揮醫學中心功能,而新制預計在3月1號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