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北市國三生遭學生持刀攻擊身亡的案件,由於涉案少年從少觀所出來就直接入校,在個案評估與中介教育引起很大討論。
新北市兩名國中生遭幫派吸收,被教唆當車手,被帶去見習砸店!黑幫一月中遭警方破獲,兩名少年經少年法庭審理,裁定責付家長。由於少年還有學籍,寒假後得返回校園,有公立國中的生教組長說,除了嚴加看管,輔導也得著力,但也坦言,學校能做的不多。
(電訪 北市某國中生教組長:
如果他對自己或別人他有一些攻擊行為,其實我們會比較希望如果家庭又可以配合,會比較希望他用帶回管教在家裡的方式。)
學校能做的不多,且過往觸法少年處理,學校沒能更多參與了解,對個案提出建議,教育部表示將建議少年調查官審前調查,以及少年法庭裁定前,應視個案需要,召開個案聯繫會議,由學校提案討論,該生是否可直接入校入班。
(教育部國教署學安組科長 洪甄徽:
或者是進入到學校內的中介教育措施,又或者是先進入到社區中介教育基地,來進行一個適應銜接的機制。)
部長潘文忠強調,召開個案或資源聯繫會議的界定標準,包括有犯罪疑慮的少年,犯行樣態有暴力傷害,若其他犯行,仍由少年調查官評估。
(教育部長 潘文忠:
比如說像偷竊等等的,但並沒有足以去造成別人,對別人的傷害的這一部分,我是舉這樣的例子,那個我們就讓少事官這邊來做評估。)
教育部表示,將把建議提到行政院及司法院跨院際會議討論,讓教育與司法單位的合作模式更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