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亞干部落青年 Apyang Imiq(程廷) 太魯閣族;
以整座山為單位,啊這個就是陶片,這很確認就是陶片,(喔對這很明顯)。)
不規則形狀的玉器廢料,這些物件「走路就可能踢到」無所不在。部落青年藉由文化的考古體驗,帶動當地的食農行銷,創造出上百位遊客來到部落體驗,考古文化的經濟發展。
(支亞干部落青年 Haru(黃心慈) 太魯閣族:
這座山叫做Takaday,也叫做坪頂遺址,也叫做支亞干遺址,那這座山在Takaday的路徑啊,我們會讓大家來認識這邊的食農,或是讓他們去認識這邊的歷史脈絡,以及可能是,這邊以前的歷史的稍微的,短暫的介紹,結束好之後我們就會讓大家去觸碰,接觸這個可能是玉器 陶片,或者是相關的紙本的書說明,說看看喔,剛剛所說的走讀,然後簡短介紹,之後呢大家有沒有對考古的,陶片啊玉器有所了解,會不會認識到它。)
從高處俯瞰溪谷,上游狹窄曲折的河道,到了下游卻變得開闊,部落青年所成立的「阿改玩生活」團隊,合作推出部落走讀,也希望在新完成的萬榮鄉觀光資訊站,展出當地考古文物。
(萬榮鄉長 Kaming Towran (梁光明) 太魯閣族:
我樂觀其成 我很願意,能配合縱管處跟文化局,將我們的支亞干遺址的,遺址(文物)陳列出來給族人,去觀賞去看一下。)
(花蓮縣立考古博物館長 溫孟威:
可以讓更多的就是對考古有,熱忱或是有這方面的學生, 他想要來投入的時候,那他就會有一個,我們就會有一個,領域可以讓他投入。)
阿改玩生活團隊,帶領志工與遊客從認識部落食農,到體驗考古文化,認識族人的生活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智慧,不只讓遊客感受太魯閣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希望借力使力發展部落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