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萬巒

屏東馬卡道族夫妻 母傳2寶物捐贈史前館

 

開心秀出捐贈的簽署文件,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馬卡道族夫妻潘辛上跟潘省,把家中保存的2件寶物,捐贈給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希望讓平埔族群的有形文化資產,得以進一步研究並受到妥善保存。

 

(捐贈者 潘省 馬卡道族:
這件衣服我是很不捨(捐),可是想想這樣也不對,若是被我穿壞了就沒有了,所以要把它捐出去,是我婆婆自己繡的,一針一線用手下去繡的。)

 

捐贈緣由,是潘辛上的外孫了解家中所藏文物,具有保存跟研究價值,建議長輩捐贈給母親任職館長的萬巒鄉圖書館,但考量圖書館欠缺保存文物的專業設備,在"馬卡道青年小組"引薦下,交由史前館來典藏。

 

(萬巒鄉立圖書館長 潘佩茹 馬卡道族:

(爸爸)他要捐給圖書館,可是我圖書館沒有適當的專業設備,所以就透過馬卡道青年小組,幫我們引薦到台東的史前文化博物館,來幫我們做一個文物的珍藏。)

 

潘辛上跟潘省夫婦無償捐贈的文物,一件是母親生前所穿"大襟衫",以及一對母親年輕時親手刺繡作品,超過百年歷史且絢爛多樣,帶有馬卡道族特色圖騰的"劍帶",被史前館評估為"典藏"等級文物,極具研究價值,將永久保存。

 

(史前館研究員 王勁之:
算保存得非常好阿嬤非常地珍惜它,整個保存的狀況非常好,我們慢慢地從少數的口傳紀錄,以及更多的是文物,我們來理解(馬卡道文化),所以今天這個捐贈我覺得說,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這些收藏它如果能夠再出現,透過捐贈給公立的博物館,讓它變成一個公眾化財產的時候,然後當代有很多像馬卡道這些孩子們,他們就有一個機會就是說,可以用一個像這樣的公共管道,來進行理解(研究)。)

 

馬卡道族是"平埔族群"的其中一支,最明顯的文化特徵有"跳戲"跟"夜祭"等傳統活動,史前館希望這次文物捐贈,在未來對馬卡道族的文化研究與文化復振上,能夠成為一塊重要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