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記者
udjuy 台東太麻里

賓茂國中生學做甜點 小米.蕗蕎加入其中

為了提升小米作物的使用價值,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特別在台東縣推動《小米進入校園營養午餐》的活動,也特別邀請台東知名餐廳的法式廚師,來到台東賓茂國中,指導學生製作以小米、蕗蕎為主食材的創意料理、法式甜點費南雪。

以小米、蕗蕎為主的食材,到進模具裡,再放入烤箱烘烤10幾分鐘,一道帶有在地味道的法式點心費南雪,就正式完成出爐,小米過去是原住民族的主食之一,為了讓小米在料理上有更多樣化的料理方式,台東知名餐廳法式料理的廚師到台東賓茂國中,指導學生如何製作特殊的小米點心。

(賓茂國中學生 謝浩崴 排灣族:
自己的小米可以做出那麼多,好吃的東西,特別,沒有見識過,覺得這一次很難得,就知道很多,不同樣的那種小米做的東西,就感覺很酷。)

(賓茂國中學生 黃蓁 排灣族:
就是自己在吃的傳統的那個食物,也可以參入到更多的那個國外的食品,像小米然後可以參加到那個國外蛋糕,把它們融為一體。)

(法式廚師 楊柏偉:
用了法式糕點費南雪,融合的在地的蕗蕎跟小米,所以其實在整體的糕點上,它的源自於還是法國,但是我們改變了它的DNA,讓它變成是一個非常在地又創意的小米的料理。)

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積極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小米保種計畫,在台東12所學校單位及部落文化健康站,推動《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活動計畫,並發展出更多的小米創新料理,突破一般人對小米飲食的方式, 增加小米使用的價值。

(賓茂國中校長 王淑冠:
除了在地的餐廳以外,我們很希望是有一些很頂尖的,主廚來帶給孩子不同的一個世界觀,這個部分也讓我們孩子去開眼界,又是說今天所用的食材都不一樣,都是比較高檔的法式的甜點的做法,他們稍微有一個概念。)

(慈心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 簡郁娟:
要如何保種能夠永續,我覺得最重要就是要,有人吃有人種,其實愈多人吃,它一定就會有更多人種,只要它併在生活裡面,我覺得種就不是問題,有一天我覺得它就不需要被保種了。)

慈心基金會表示從今年3月開始,推動小米進入校園營養餐,在台東12所國中小、幼兒園以及兩所文化健康站,每周四能夠吃到自己部落族人種植的小米,讓珍貴的部落文化資產代代傳續,建構糧食永續發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