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使用,也會連帶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目前花蓮玉里地區的平地金針,正值採收期,金針農每天忙著採收,但隨著人口外流,導致很難請到採金針的工人,造成部落種植金針的族人,逐年減少。
位在玉長公路旁的金針園,雨天濃霧下,族人彎腰,雙手快速的採摘所謂的1日花,再不摘取隔日就會開花。
(安通部落居民 Siyo 阿美族:
金針不會暫緩開花,(所以下雨天還是要來採?)是的,雨下再大,還是要來採,沒有休息就是了。(採下來的金針,你們會弄到哪裡?)有業者來收購,(今年的價格如何?)一斤45元,(還可以嗎?)是的。)
族人表示,今年金針的收購價格比往年稍有提升,不過在人口外流的狀況下,採金針的工人非常難請,導致部落種植的農戶是逐年減少。
(安通部落居民 Siyo 阿美族:
都請不到工人,所以有些農友都不種金針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務農,他們寧願在其他地方工作,(那你的工人呢?)平時我都在玉里從事板模工,採收期我就休息2個月,然後再回去工作。)
(玉里鎮公所農業課長 劉建麟:
其實種植的農戶沒有減少,是因為配合政府的政策,在金針留花來促進觀光的部分,所以會覺得說種植的農戶會覺得少,因為採摘的數量變少了,所以那些農戶會覺得說農民變少,其實沒有,是因為政府政策,做一個留花補助,做一個觀光產業的一個發展。)
玉里地區金針產業目前種植的面積有169.5公頃,平地金針約22.5公頃,1公頃產量約12000到15000公斤,4月分起就開始採收,採收期約二個月,農友希望收購價格能夠穩定,使付出的成本與辛勞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