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邵族,目前算是最常在表演杵音的族群,但木杵用久都會折損,需要修復或更新,也直接影響杵音這項傳統文化,為此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特別開辦製杵傳習工作坊,希望讓年輕一代的族人,承襲這項重要的傳統工藝。
到了節慶或有活動的時候,邵族婦女都會進行杵音表演,甚至在年祭的時候,用杵音召喚獵人也是祭典重要的儀式之一,不過這些木杵一旦毀損需要修復或更新,部落裡會製作木杵的人已不多,因此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特別開辦了製杵傳習工作坊,希望讓這項傳統工藝能夠延續。
(學員 石峻欽 邵族:
因為我媽媽她是那個杵音班的,然後她就很常要去敲這個杵音,然後有一些,像舊的會有一些裂痕,裂痕那些我們可以進行修補去維護,所以我們要去學怎麼製作怎麼保養,怎麼去維護這些木杵。)
(製杵工藝師 石嘉聖 邵族:
這一次我來教導兩位我們學徒,然後幾位他們就是,教他們做木杵之外,還順再便教他們怎麼保養木杵,跟解救壞掉的木杵,那有的那個我們那種像,這種木杵很久了,都沒有人維護它就壞掉了,所以我們今天三個人一起努力,這樣下來就做好了第一支。)
除了男性製作木杵,邵族女性的杵音班目前也面臨到需要世代交替,因此在製杵工坊班外,還有一群女性族人正在學習杵音及傳統歌謠。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 陳姳曄:
因為已經進入一個,世代交替的一個過程,尤其是像我們的那個,成員年齡都已經非常高,平均起來已經都六七十歲,那今年就是由我們新接任的團長,那她這次除了會教,木杵怎麼敲擊之外呢,她也會教一些我們傳統的那個,邵族的歌謠,那當然也是把邵語,再重新的帶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透過這樣的傳承與學習,南投伊達邵部落,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承襲傳統文化及工藝,也讓邵族傳統文化持續復振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