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布農族射耳祭暨傳統技能競賽,除了有傳統祭典以及運動競賽,活動更邀請知名原民歌手、樂團,今天(23)在那瑪夏原住民文物館,舉辦一場音樂交流活動。
歌手嘹亮高聲,唱出族人因林班相遇相愛,為了工作又必須分離的辛酸,道出1960年代,林班工作發生的故事與回憶。高雄那瑪夏原住民文物館,23號辦理"拇拇之音說唱林班歌"音樂交流活動,不少族人聽了也表示相當感動。
(民眾 余健國 布農族;
看了又滿感動的,真的是有聽過以前的故事,以前老人家都會講。)
(民眾 Maital 布農族:
常常在部落也會聽到,一些叔叔阿姨,在唱林班的歌,會有聽到他們很多,他們曾經在林班碰到的趣事,或是好玩的或者是思念家人的。)
林班歌承載了族人離鄉背井的辛酸,後來甚至在建築工地、遠洋漁船上都能聽到林班歌的旋律,而歌曲也朝向通俗流行,像是融入東洋曲調,尤其在救國團、以及屏東地區廣為流傳,發展出耳熟能詳的涼山情歌,影響了原民音樂的未來發展。
(艾秧樂集負責人 Umav Balalavi 布農族:
它(林班)所產生的情歌 工作歌,也是第一次不同族群的接觸,所以它產生很多很多歌,它後來也因為這樣,影響校園歌曲。)
(歌手 林廣財 排灣族:
有很多的東洋歌曲曲風,延傳至今,像其中有一首歌叫,既然你把我拋棄,為何要為你受折磨,諸如此類的曲風,有東洋的曲風。)
"拇拇之音說唱林班歌"透過音樂讓青年了解長輩們的過往,以及林班音樂的發展,活動也融合布農族曲童謠展演、杵音體驗等音樂交流,帶領民眾穿越時空,認識林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