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記者
Syaman Liktasen 台東蘭嶼

蘭嶼燒墾種植農作物 餘灰作天然肥料永續土地

o avo no nisleb a kayokayo am ikapia no tana no akawen

蘭嶼達悟族的飛魚季節結束後,族人依循傳統歲時祭儀,族人進入最忙碌的開墾時間,過去傳統是以燒墾的方式開墾,耕種下個飛魚季節的食材,而燒盡的餘灰則當作土壤的天然肥料。

族人彎著腰努力地在田地除草,在長達近半年的飛魚季節結束,入秋之後,更是在陸地上最忙碌開墾土地的時間,並且準備下個飛魚季節所需要的農作食材。

(蘭嶼居民   夏曼 ‧賈巴度  雅美(達悟)族 :
tao do Pongso 
這段時間都是開墾的季節,在好月節結束後,有的動作快的話,就開始種地瓜芋頭)

傳統社會中,因為環境特殊,所耕種的農作物都是以根莖類為主,開墾時,一如其他台灣各族群,以燒墾方式處理,而燒盡的餘灰則當作土壤零汙染的天然肥料。

(蘭嶼居民 鍾雅多 雅美(達悟)族:
tao do Pongso 
因為燒土地才肥沃,就像是肥料一樣,肥料就有了,我們又不灑肥料)

儘管時代快速變遷,還是有部落族人依循傳統生活型態,不以農藥來處理田地雜草,傳統又自然的食物,成為族人最健康的在地糧食,並永續維護土地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