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a mapatanek do Pintong so 屏菸1936文化基地
屏東縣政府近2年,針對屏東菸葉廠工業遺址,進行歷史再造修復工程,希望打造"屏菸1936文化基地",同步啟動策展、招商及志工招募,第一階段開放屏東菸葉館、屏東客家館、數位科技沈浸式體驗館及商展空間,預計12月底前開幕。
屏東菸葉廠全區面積約4.2公頃,曾是全台生產規模最大的菸場,2018年屏東縣向文化部爭取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花費3年時間調查研究、修復及活化廠區,定位為屏菸1936文化基地,作為屏東主要視覺藝術基地。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吳明榮:
mivazay do Pingtong kingseyvo
未來是整個屏東,很重要的一個文化場域,我想很多外縣市的遊客,如果要透過一個場域,來了解屏東的文化,我想這個屏菸1936文化基地,是最好的場域,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文化基地的啟動,更能夠讓很多部落,或很多聚落的文化被看見)
「沈浸式互動展覽」是未來屏菸一大特色,以屏東人文藝術、自然生態元素為基底加值運用再創作,發展原創型沉浸式體驗館,明年底完工的原民館也導入這項技術。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吳明榮:
mivazay do Pingtong kingseyvo
原民的這個博物館,是以屏東的視角看我們屏東原住民的,相關的文化 藝術等等,也是用沉浸式的數位科技的,體驗的手法來呈現,我相信應該是精彩可期)
未來全區啟用後,融合工業產業遺產、藝術、與兒童青少年探索的屏菸1936文化基地,將串連屏東演藝廳、屏東大學形成屏東市中心的藝文廊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