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hlamuhlamua lipuingina apuasiri parana maiatuhluhlu
在平地的原鄉地區,常常因為土地管理單位牽涉複雜,在原住民保留地增劃編的申請中,要跑好一段時間的流程,這也導致權利回復的成效相當低。立委廖國棟就建議,是否能建立專管中心,期盼能解決一線行政單位人力不足問題,但這項提議牽涉組織異動,未來行政單位仍需審慎評估。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廖國棟) 阿美族 :
lipuingi
Sufin‧Siluko(廖國棟) Amis
32年如一日
我用原住民語這樣稱呼
這個審查流程
原住民土地增劃編
你看這裡的資料
從最基礎的鄉公所
公所到縣政府到公產機關
到原民會核定
最後是原民會
再看看資料我必須說呀
完成率只有百分之一啊 院長 )
用阿美族語質詢原保地問題,因為立委廖國棟發現,在部分平地鄉鎮的原保地增劃編完成率過低,搬出數據來看在成功鎮及豐濱鄉,公所的處理件數就高達4千多件,而公所正式人員編制,就僅僅一位,進而影響完成效率。尤其對平地鄉鎮來說,因為有多處牽涉國有土地變更,原保地增劃編程序需要一段時間,加上申請人僅使用部分土地,講求精準測量的土地分割更耗時。然而以成功鎮公所來看,業務正式編制人員僅一位,雖然有助理協助,但上千筆案件待處理,還是忙不過來。
(成功鎮公所原行課長 孔智杰 阿美族:
malialualu 成功miararuma kukusiu
孔智杰 Amis
這個時間(分割程序)
會花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幾乎每一筆都要做分割
很多案件都會卡在分割這個區塊 )
成功鎮公所原行課長孔智杰也提到,光是東部海岸3鄉鎮,就有上萬筆案件,每筆幾乎都要經過現勘、分割等程序。不僅基層人員備感壓力,民眾提出申請也不知何時才能結案。立委廖國棟拿出過去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指出基層執行單位確實有人力不足、調動頻繁,及地政流程繁雜等問題 ,呼籲中央設立原保地專管中心。
(行政院長 蘇貞昌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廖國棟) 阿美族 :
kapitanʉ langica paranana 蘇貞昌
VS.
lipuingi Sufin‧Siluko(廖國棟) Amis
事權統一原民會直接指揮
第二專人專案列管
就不會有什麼人員異動的問題
沒有
會勘也是一樣
由原民會來指揮
人家地方的測量單位
也比較會買帳
那原來這些鄉鎮公所辦的人怎麼辦
那他的職權跟工作不做怎麼辦
就是做不來嗎
沒有人異動頻繁 )
而專管中心的建置,卻涉及組織業務變動,有公所人員認為若專管中心與公所權責劃分不清,恐怕只是多了一個單位監督公所執行率,人力依然吃緊,希望直接從人力編制著手改善。而基層人力不足的事實擺在眼前,是否會規劃專管中心?還是人力調動?立委廖國棟壓下期限,行政院2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