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記者
法物嘞‧給尚 花蓮卓溪

華山卓溪辦山林智慧課程 傳承獵人技藝.精神


華山基金會花蓮縣卓溪站,今天(12)在卓溪國小特別辦理"獵人山林智慧"課程,教導學生搭設陷阱,傳承獵人技藝與精神。

(耆老 黃德生 布農族:
要抓的話,儘量不要靠這個會打到眼睛,因為它繩子會彈,這個會彈起來,會打到眼睛,要遠一點剛剛好你看,他吊的話會打不到眼睛。)

獵捕鳥類繩套陷阱設置,耆老叮嚀小朋友,注意竹條以免受傷。為了傳遞布農族人互助互愛、護老愛老的精神,華山基金會卓溪站12號在卓溪國小辦理"百歲獵人,傳承山林智慧"課程,特別由百歲人瑞張阿公擔任總教頭,教導小朋友根據動物足跡、掘痕、排泄物以及殘骸,來判別野生動物種類,並架設不同陷阱。

(卓溪鄉百歲人瑞 Vava(張國興) 布農族:
我是從還在學校的時候,我下課的時候,我就開始打獵了,跟著父親與長輩打獵,往佳興部落後山,Kuma那一帶打獵,獵了不少獵物,真的讓我開心,從此我就常隨父親及長輩打獵,因此累積並學會了,狩獵的經驗與智慧)

山林智慧課程,耆老們教導小朋友設置傳統腳套捕獸陷阱,跟獵捕鳥類的繩套陷阱,小朋友們經教導後親身設置,體驗捕獵感覺。

(卓溪國小學生 潘宣佑 布農族:
因為前面阿公已經弄好了,前面的,如果是前面的話我們就沒辦法。)

(卓溪國小學生 陳亞南 布農族:
(剛剛有沒有看得懂),有,(下次你自己會不會試試看),會,(為什麼想試試看),想抓那個動物給家長吃。)

(華山基金會花蓮縣站長 蕭介漢:
希望就是藉由這種技藝的傳承,可以讓部落布農族傳統獵人的技藝,讓小朋友瞭解,以前生活的方式,然後讓這些技藝得以傳承。)

傳統狩獵技能讓小朋友充滿好奇,期望成年後也能成為獵人。而百歲人瑞張阿公表示,隨著年歲增長,最掛念的是畢生所學,野外求生及山林獵捕的技能,能夠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