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imilingan tua sinljava'an na sesinuvaudjan
牡丹社事件是牡丹鄉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為了保留事件歷史資料,屏東縣府跟牡丹鄉公所合作,向文化部申請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場域計畫,來設立牡丹社事件故事館,展現牡丹鄉在地風土民情的獨特性。
天籟般的歌謠縈繞,為牡丹社事件故事館開館揭開序幕。
牡丹社事件深深影響台灣近代史,為了保留牡丹社事件相關口述歷史、硬體設施跟物件,屏縣府跟牡丹鄉公所合作設立牡丹社事件故事館,藉由場館整建,帶領民眾進入當時排灣族的生活,同時身歷其境感受19世紀台灣歷史跟國際社會交會的關鍵時刻。
(屏東縣長 潘孟安 馬卡道族 kinciu i Hitu 潘孟安 Makataw:
把歷史的事件還原,讓我們所有的人,記起這個歷史的教訓,能夠未來,在講究和平進步的進程當中,共同來紀念這個事件)
(牡丹鄉長 潘壯志 排灣族 guciu i Mutangu 潘壯志 Paiwan:
讓我們牡丹鄉親,可以用自己在地故事,迎接更多關心台灣歷史的朋友,來到牡丹鄉,帶領民眾重新體驗,牡丹社事件歷史發生場域,深度認識牡丹社事件,達到歷史教育文化傳承,及觀光遊憩的多重功能)
故事館採用AR科技、虛擬實境導覽,帶領民眾深歷其境,恍如置身歷史現場,重返1874年牡丹社事件,不僅透過圖示解說跟專人導覽,精闢講述1867羅妹號事件跟牡丹社事件,更有定時播映的環形劇場。
(牡丹鄉居民 camake 排灣族 seSinuvaudjan camake Paiwan:
設這個館,裡面有很多的介紹包含影音,我覺得對我們這種想要認識,牡丹社事件(的族人)還有外地的人,我覺得都非常有幫助)
(牡丹鄉居民 saljivalaw 排灣族 seSinuvaudjan saljivalaw Paiwan:
由我們在地人的眼光由我們的角度,來去說我們真正的故事,我們真正土地,所有的愛跟祝福的故事)
另外屏縣府也在一旁的落山風風景特定區概念館,舉行風面來襲特展,以落山風做為貫穿展館元素。依據不同部落特性,融入五感體驗,讓民眾了解在地族人的風土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