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東河

台東"我們+起來"成果活動 手作坊推藤編課程


台東縣政府2021「我們+起來.夢想分享季」以工藝傳承、技藝教學、文化分享為主體,策畫9場成果活動,其中在東河鄉興昌部落的賽妃手作坊,除了獲得空間改造,也推出藤編便當盒學習課程。

透過台東縣政府2021「我們+起來.夢想分享季」計畫,工藝師Sayfik章嘉慧,在興昌部落特別把一棟老舊房屋,利用竹子等素材,透過傳統編織技藝改造成頗具特色的手作坊。

(賽妃手作坊負責人 Sayfik(章嘉慧) 阿美族:
因為我致力想要推廣文化傳承的部分,透過這樣的計畫,我們跟很多耆老有連結,我們藉由耆老的手工法以及他們的故事,把以前古老的器皿、器具,重新再復刻。)

(台東縣原民處文教科長 金惠珠 阿美族:
我們今年是以文化策展,文化活動、文化體驗為出發,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能夠擾動部落,能夠凝聚年輕人的共識,有在地創生這樣的想法,讓喜歡傳統工藝的年輕人,能夠來回鄉,來做一些故事的分享跟傳承。)

手作坊特別展出部落傳統竹藤編素材、器皿、器具等文物,開幕活動也辦理製作傳統阿美族藤編便當盒課程,吸引部落年輕族人跟民眾學習。

(賽妃手作坊負責人 Sayfik(章嘉慧) 阿美族:
我們會不定期的辦一些比較進階班的課程,像今天的就是比較進階,我們教那個親子的,比如說Utah,我幫你綁你幫我綁。)

(學員 Paylang 阿美族:
這次學的是藤編,我對於傳統技藝這個事情很薄弱,在部落,然後最近開始有開這個藤編的課程,我可以去好好地去學習,有關我們傳統技藝這一塊。 )

(學員 Kawah(徐新花) 阿美族:
剛開始剛學嗎,就一定很難做,然後老師教了有邏輯了,懂了,就是做得比較順。)

"我們+起來"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屆,以工藝傳承、技藝教學、文化分享為主體,透過空間改造、青年培力、品牌行銷與產業發展等,按部就班、自然而然地,在台東開展出獨特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