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azakan aya sipaveljatan ta 紅藜園 na djulis
今天我們來認識具有ljadjekan高營養價值的紅藜農作物,有別於其他農作物的專有名詞,像播種紅藜叫lemavi,不叫temugud,再來紅藜園不叫pudjulisan,而是purazakan,從專有名詞字面來看沒有djulis這個詞彙,非常特別,現在帶您來看看播種紅藜的現場。
djulis 紅藜
lemavi 播種紅藜
purazakan 紅藜園
(屏東部落大學文化老師 Eljayum Mavaliv 排灣族
sirutemulu i tatuluan a qeminaljanan i akav
Eljayum Mavaliv Paiwan
關於撒紅藜種子的時候,我們手握的量不要太多,不要為了求快速而抓了一大把,不要這麼想,因為種子握得愈多,從指間掉落的也愈多,手握的量剛剛好,撒紅藜不但不費力也不會掉落滿地,握在手中的種子不會散落一地,所播種的農作物就不會茂密,農作物不茂密才會長很快)
(屏東部落大學文化老師 Eljayum Mavaliv 排灣族
sirutemulu i tatuluan a qeminaljanan i akav
Eljayum Mavaliv Paiwan
這個技巧,就是小時候在河邊玩打水漂兒一樣,力道就是要讓石頭漂在水面好幾回,播種紅藜也是用這個方法,要用力的撒出去,關於播種紅藜,或是種植芋頭 小米的時節,最好是要看天候,如果看到天氣像是要下雨了,就可以播種紅藜 小米等農作物,但現在種植農作物跟過去不同,過去族人會隨著季節的變化,種適合的作物,例如像是冬天,早期我們的認知作物是長不大的,可是現在我們的農耕方式改變了,再來也是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又加上現在灌溉方便,因此所有的農作物1年可以採收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