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牡丹鄉東源部落,擁有濕地、森林、花海等自然地景,同時當地"東源濕地"也是國家重要濕地,經過部落族人及環境志工的長期努力下,終於在東源森林遊樂區成立"環境教育中心",期待成為生態永續及傳統智慧的傳承基地。
位在牡丹鄉東源濕地的東源部落環境教育中心正式揭牌啟用,東源不但有濕地、森林、花海等豐富自然地景,也有全國最大的水社柳森林,110年開始,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輔導牡丹鄉公所以東源森林遊樂區申請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加上部落族人及環境志工的努力下,終於成功設立環境教育中心。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副局長 宋增紅:
瀕臨絕種的植物水社柳,全台灣不到2千5百棵,光是東源濕地這地方,就佔了1千1百40幾棵,我剛剛特別去看了一下,非常地感動,這東西很少,它對於淨化水質或是保育泥土,或是守護土地都有很好的效果)
(牡丹鄉鄉長 潘壯志 排灣族:
東源的環境,不管是天氣 地質 水質,山上的資源,讓更多朋友了解知道,也歡迎更多朋友進來,我以後會串連到,這環境教育包括旭海一個場域,高士 四林 四林格山 大梅)
縣府環保局表示,環境教育中心與一般的環境解說不同,中心人員必須通過環境教育的授課認證,而且還需編列教材,以及與在地文化產業的結合,東源部落能成立相當不容易。
(東源社區導覽解說隊老師 alapiac adjaljavan(孫銘恆) 排灣族:
我們來這邊,我們把我們生活上的知識,然後轉成教案,就會變成一個文化上,自然上的一個文本,它就會變成我們的一個教材,它就會流傳下去,然後更多人一起參與,把這些知識的架構系統更完整)
東源部落目前已編列了兩個教材,一個是東源濕地的綠色經濟,另一個是獵人養成特訓班,期待環境教育中心的成立,可以將生態永續、傳統智慧向下扎根,並且吸引更多人一起豐富這裡的環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