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大學生努力的在為未來做準備,現在這個當下,我們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知識,跟現行的法制產生衝時,我們該怎麼保障自身的權益?輔仁大學的、財經法律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就以「原保地買賣的爭議」,進行模擬法庭的展演。
穿起法袍,專注應答,他們是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正在進行「模擬法庭展演」,而這位身穿白領法袍的學生,在模擬法庭中擔任原告方的律師,而展演的內容就是「原保地買賣爭議」,更是他家的真實案例改編而成。
(輔大財經法律學系原民在職專班學生 Resin 泰雅族:
會覺得說有這個機會,大家可以攤出牌來討論這個案子,因為大家很多都是優秀的法律人才,所以就可以知道說,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可以預想可以預估。)
(輔大財經法律學系原民在職專班學生李靜芝 撒奇萊雅族:
我們展演的這個主題,就很像我們家有遇到的問題,對所以法律對我們來說,要多了解這些東西,尤其是對原住民。)
李靜芝也說本身的工作非法律專業,在模擬法庭中擔任法官的角色,接觸艱澀的法律用詞,仍須不斷練習,而身為指導律師的鐘欣紘,也分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困境。
(輔大財經法律學系原民在職專班指導律師 鐘欣紘 阿美族:
因為是我們初擬書狀內容,所以同學在閱讀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很流暢地去唸出來,不過經過幾次的練習之後,所以大家對於這個案例事實,還有適用的法規也都非常地了解。)
而輔仁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吳志光,也從近期攸關原民社會的重大法案,包括跨越姓氏綁身分取得原住民身分,以及平埔族群的正名議題,都是未來社會要不斷思考的課題。
(輔仁大學法律學院長 吳志光:
它現實上很多制度包含經濟上,包含說財產,包含很多這種社會福利或是國家給的保障的話,應該要重新怎樣去規劃或是合理分配,這個大概都是對原民來講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因為畢竟很多議題,最後都要回到法律設計。)
而這些攪動原民社會的釋憲案,都將成為學生們模擬法庭的主題,更要從中了解族群和現代社會制度的碰撞,讓原住民族不再成為複雜法律制度下的犧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