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時代,為了開啟桃園市復興區的觀光旅遊產業的新篇章,並強化復興區在地店家的職能,桃園原民局就在今天(25)辦理了《112年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產業輔導計畫》的啟動記者會,要透過課程、經費的挹注,輔導業者往優質化邁進。
在疫情趨緩之下,各地的觀光產業也逐漸活絡起來,而在有原民人口第二多的桃園市也不落人後,但在桃園市唯一原鄉的復興區業者就表示,行銷上需要突破口。
(編織工藝業者 胡素花 泰雅族:
我們這邊沒有一個行銷的據點,其實這裡的遊客很多,來這邊都是買香菇比較多,其實我們還有很好的,就是我們的一些編織的產品。)
而為了解決業者面臨到的問題,桃園市原民局今年的部落觀光產業輔導計畫,就以「復興‧好好」為題,將分成三階段進行。聚焦美食、露營、旅遊三項產業,桃園原民局將在復興區開設旅遊、設計規劃以及行銷宣傳等課程。隨後,會選出6名潛力店家,給予最高20萬的補助金,優化升級。最後將帶領族人到花東進行參訪,進行交流。
(桃園市原民局長 Amuy Muwakay (陳姿伶) 阿美族:
前山、中山、後山去挖掘這些業者,給他們一個座談會,跟這個培訓的一個計畫,希望透過這個20萬的一個獎勵,讓他們的所做的這個(產業)部分能夠優質化。)
在進行產業發展,首先還是要顧到民生必需,而桃園原民及也希冀此次產業輔導計畫,能開啟桃園市復興區觀光旅遊的新篇章,強化復興區在地店家的職能,打造桃園部落觀光的標誌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