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原住民族人對社會的貢獻,消彌大眾對原住民的偏見,阿美族的人權電影導演吳軍,近日在台中市發表了新作品"太陽的子民Sa'icelen"紀錄片,主要講述一群阿美族人離鄉背井,來到台中地區打拼生活30多年,期間安分守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做的是工地的工作,但是在各項的發展建設當中,都有他們為建設付出貢獻的身影,以及他們如何透過教育,讓下一代在都市中成長茁壯,同時延續傳統文化的故事。
阿美族人權電影導演吳軍,20號在台中市發表新作品"太陽的子民Sa'icelen"紀錄片,故事內容講述一群來自台東的阿美族家族,先後移居來到台中地區發展的生命故事,而這樣的故事也讓前來觀影的民眾,看了相當感動。
(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創辦人兼執行長 文蓓蓓:
那我看了之後就不知不覺,就流下了眼淚,那我覺得其中有個很關鍵的點,就是其中所傳錄的一些他們的心情,跟他們所遭受到的各種的挑戰,或者是新一代他們怎麼樣,找出他們的天賦發揮他們的專業,希望出人頭地的這個心情,我們看到了一個原住民家族,一個非常真實的故事。)
導演吳軍表示,有感於社會上仍對原住民族人存在不少偏見,而這樣的偏見又大多是刻板印象而產生,因此他希望透過這支紀錄片,讓更多人看見原民族人面對生活真正的價值觀,讓更多人看見原民族人認真工作,進而對社會產生的貢獻。
(導演 吳軍 阿美族: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只是說想要拍這個都市的原住民,可是我在訪問的時候,原來這個在都市生活,有面臨到很多歧視,還有面臨到很多的困境,他們怎麼渡過的呢?所以這次有感動拍這個太陽的子民Sa'icelen。)
(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蔡中涵 阿美族:
所以如果能夠透過今天這樣的一個,阿美族的紀錄片的話,將來我們可以慢慢地知道,原住民從原鄉到都會,然後在都會為了這個社會,為了這個國家,為了台灣的人民,做了些什麼的貢獻。)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家族故事,第一代雖然從事的大多是基層勞工的工作,但是他們除了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同時也積極培養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除了希望一代的生活要比一代好外,也不忘本的將阿美族傳統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