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作為最多原住民的直轄市,人口已經突破八萬人,原民長者的文化健康照顧,如今也拼上最後一塊拼圖,新屋文健站今(25)天揭牌,長者開心地手舞足蹈,終於完成了桃園一區一文健站的願景。
長者開心地手舞足蹈,慶祝新屋區文健站設站揭牌,喜悅的心情也展露在臉上。雖然新屋區原民人口不到千人,但長者文化健康的照顧,也終於有了更完善的保障。
(新屋文健站長者 Fada(林真蘭) 阿美族:
我的心情很快樂,能來文健站跟朋友聚會,來學習對長者有益身心健康的事,而且我們會在這裡交流,更認識更多(朋友)。)
由於原民人口數較少,且多數長者仍在職場奮鬥,照服員就擔心未來長者到站率低的問題。
(新屋文健站照服員 Komod(林金明) 阿美族:
他們有些活動比較不方便(參加),到站率的話,我們其實也會再抓數量,這邊還有很多老人還是....不是很熟,我們還是會去關切一下他們,就是了解他們活動,可以去做一些種菜或者去游泳。)
雖然擔憂到站率低,但照顧的服務品質仍會維持高標準,而硬體的安全性、友善程度,原民會表示可透過前瞻計畫升級。
(原民會社服處長 羅赫踛 賽德克族:
像它的一些的空間上面的高低落差,我們還有一個前瞻計畫的費用,可以針對我們文健站當中,相關是不是具有友善的空間,那還有一些設施設備等等部分,都可以透過是政府來向原民會來做一個申請。)
(桃園市副市長 蘇俊賓:
(文健站)它不只是照顧長輩,不只是提供照護的資源跟共餐,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都會地區,有一個族人聚在一起保留傳承文化的地方,因為這些文化,都在我們長輩的手裡在心裡。)
新屋文健站的設立讓都會長者能健康、在地老化,心理衛生也受到保障,更讓桃園一區一站的願景,拼上最後一塊拼圖,文化的延續也在都會深根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