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文化幣亂象!文化部:停權違規業者視情節法辦

文化部從今年開始,讓文化成年禮金常態化,提供給16到22歲的年輕世代使用。結果現在,卻爆出「文化幣亂象」,像是有人,拿文化幣購買美妝用品,或是做美甲等,和藝文活動沒關係的行為。文化部回應會針對違規事件停權、停撥款項,也會依情節移送法辦。

放假期間,到文創園區逛街、消費,是不少民眾的休閒活動之一。文化部為了鼓勵青少年,多參與藝文活動,並同步推廣文創產業,今年開始讓"文化成年禮金"、也就是文化幣常態化,提供16-22歲年輕人使用。

(民眾:
我們就是會去看一些展覽。)

(民眾:
我自己是拿來看展覽或看表演。)

(文創品牌業者 王先生:
多少都有(增加),但要看就是目前的客群,現在是暑(寒)假的話,學生還蠻多的,所以是有幫助的,那如果平常的話文創園區這邊,就是松菸這邊倒還好,因為這邊比較以外國觀光客為主。)

詢問民眾,不少人會拿文化幣來看展覽、演唱會、買書、買文具等用品。

但在社群平台上,卻能看見有人把文化幣拿來購買化妝品和面膜,這些和藝文活動沒什麼關係的物品,甚至還有人轉售、收購文化幣,引發社群討論。

(民眾:
應該沒有限制說 一定要看展覽,或是演唱會或買書什麼的,我覺得只要有收益應該都可以。)

(民眾:
它可能就是希望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可以多多去接觸譬如說展覽,(如果)想要買其他的東西,那我覺得政府如果有看到這點,那就直接發錢之類的就好了,也沒必要說,要再創一個名字叫文化幣。)

文化部聲明,文化幣可以用在藝文展演、看國片、買書等各種藝文活動上,但禁止用於美妝、美甲,或是轉售、兌換成等值現金。目前查獲幾間違規店家,冒用符合規定的收款碼,或接受民眾兌現,已經停止適用資格;另外也查到有民眾轉售、收購等情況,會通知民眾重新認證, 並連繫社群平台下架相關內容。文化部也提醒,轉售除了會失去文化體驗的經驗之外,也會洩漏個資,要是個資被濫用,原本的美意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