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長濱南溪部落的族人,去年在新北市高灘處的委託下,以部落傳統的方法,成功誘捕到18頭在大漢溪畔長期野放的無主水牛,同時帶回部落做放牧。
叫喊下牛群靠近並注視著人,但沒有攻擊性,這些原本是新北市大漢溪畔野放的無主水牛,去年特別安置到長濱鄉南溪部落,目前放牧在廣大的山坡地,因休耕有許多的雜草,牛隻邊吃草、邊看海,受到良好照顧。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石清榮(Takiyo) 阿美族:經過我們馴養之後沒有野性了,甚至可以直接零距離的接觸,這邊好山好水,當然牠很喜歡這邊,牠看到我們每天來關心牠,牠就沒有攻擊性。)
這些大漢溪畔長期野放的水牛,主要去年4月分發生追逐單車騎士,引起安全疑慮。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石清榮(Takiyo) 阿美族:野放的牛群沒有人管理當中,因為會傷害到遊客,還有那個騎腳踏車的遊客,然後透過一些網路,然後我們看到他們的一個要捉牛的計畫案,我們就跟他們做連繫,就安排我們去台北縣(新北市)政府那個地方,做一個溝通,然後也討論,就應許我們去捉這個野牛。)
而捕捉的過程,理事長表示與團隊1星期都在菅芒草中穿梭,每天觀察溪畔牛群,瞭解棲地環境、活動路線、族群大小,彼此正面相遇讓牛群適應,誘捕時水牛才不會有攻擊性。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石清榮(Takiyo) 阿美族:我們都是用追趕的方式,(所謂的追趕怎麼追趕?)我們是用比較溫和的,先把這個有領導的牛群,我們先把牠捉起來,然後綁在籠子的旁邊,我們就把其餘的牛把牠趕到籠子裡面。)
(南溪部落居民 Haloko 阿美族:過去老人家說,如果牛很壞,會相互打架,就敲打牛角的尾端,牛就會感到痛,我們人所打的,如果你不這樣做,牛根本就不怕,不時會打架,老人家是這麼說的。)
南溪部落位在長濱鄉的山區,部落文健站特別開設"養牛的一生"課程,希望讓長者重溫過往的放牧生活,藉由活動來延緩失能,而這些水牛遷居到部落並繁衍後代,也成為長者最佳的陪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