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祭儀和海、河川都有緊密的連結,而現在戶外運動掀起熱潮,南島民族的航海文化,也和運動賽事做結合,台東支架大洋舟協會與台東帆船學校,今明(30-31)兩天,在活水湖舉行,全國帆船暨南島支架大洋舟競賽。
鳴笛,起划,選手們用力划槳,希望取得先機,比賽同時有兩艘支架大洋舟競速,距離有4公里,每隊有五名槳手,一名舵手,來回在活水湖的水道上航行,比賽下來也讓選手們感到非常吃力。
(選手 Sakiun(呂約翰) 排灣族:
說真的4公里,不遠不長但也不近,真的氣喘噓噓,不過我想我們也透過划船的過程,來享受人跟船如何成為一體,然後感受水的回饋,我想這個是在比賽過程裡面,最舒服的一件事情。)
協會表示南島支架大洋舟競賽,今年邁入第二年,吸引來自雙北、高雄、台東、蘭嶼的龍舟隊好手及部落族人組隊參加。
(黑潮勇士隊選手 張士凱 雅美(達悟)族:
我們支架大洋舟的划法,就是前傾往後拉,我們拼板舟的划法就後仰,有點像西式划船,所以這樣兩個不一樣的船體划法,各有海洋性的便利跟快速,我們從中體驗,我們的支架大洋舟,其實划也是划很輕鬆,它的船體也很符合我們海洋舟的特性。)
響應台東縣府慢活經濟發展,打造台東為南島文化首都,台東支架大洋舟協會跟台東帆船學校,3月30到31號特別舉辦2024活水湖盃全國帆船暨南島支架大洋舟競賽,希望推廣南島支架大洋舟海洋文化。
(台東支架大洋舟協會總幹事 古瑞彬 魯凱族:
支架大洋舟其實跟划船,一般的划船比較不同的地方,比喻好了,其實我們最接近划船姿勢就是龍舟,可是龍舟划船,它只有划單邊,支架舟它是因為要長途的,長距離的划船,所以它必須左右換槳,所以它其實跟龍舟相似度是滿高的。)
此外,今年還有多了一項賽事,是結合船體組裝、划槳、風帆賽,統稱"南島風帆三項",每艘船由6位選手進行船體組裝,再由3位選手參與划槳賽,最後由2位選手揚帆競速。
(長濱船團長 陳冠宇:
長濱船團就是對於南島的風帆,整個的航海文化,有興趣的人所組成的一個團體,所以現在我們的船,都是自己手工做的,然後再把它帶到長濱海裡面,或是像活水湖或其他的地方,去做航海的學習。)
一年一度台東舟船賽事,開幕首日特別邀請杵音文化藝術團拉開序幕,希望在馬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活水湖,用歌聲連結土地與人,獻上感恩並祈福祝禱,希望競賽活動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