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Batu Yumin(戴亞盛) 台北市

辯論賽聚焦公共議題 暢談廢除原民保留地

辯論比賽需要靠邏輯思辯、與反應能力。由"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舉辦的第九屆辯論錦標賽,今年特別以"台灣應廢除-原住民保留地移轉限制"作為辯題,讓學生跳脫生活圈,在多元族群公共議題上,培養思辨能力。

 

積極表達各自立場、進行攻防,由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舉辦的辯論錦標賽,今年是以"台灣應廢除原住民保留地移轉限制"作為辯論題目。

 

(正方代表 曾俊翔 v.s 反方代表 楊秉芳:
我先確認一個共識 就是,好 請說,我們都知道,他(族人)面臨生計上的困難,所以導致他有賣地的狀況發生,那這時候你覺得,我們要應該如何改善現況下這種,大量土地被財團賣出的情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現在需要,很積極地討論土海法,就是讓這個法律位階,提高法律的位階的之後,我們有更多公權力,可以去執行的地方,
所以我現在確定,雙方對於土地流失的認知。)

 

冠軍賽上,正、反兩方各執一詞,一度膠著在文化的保存與經濟的保障。但在核心價值上,正方認為,應相信原住民做為一個集體跟個人判斷;反方則認為,少數的個人不應影響文化的整體。針對學生提出的論點,擔任此次評審的原民會土管處長,杜張梅莊認為,學生可進一步了解實務上的現況。

 

(評審 杜張梅莊 魯凱族:
正反雙方都有他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論述,但是實務上,可能需要透過更多的一個了解,(原住民)保留地 移轉限制的解除,可能不能單單的只考慮到,所謂的貸款融資 經濟上面,可能也要考慮到文化語言,生活慣俗上的 傳承,畢竟土地是所有原住民,生活文化上 乘載的一個載體。)

 

緊張刺激的辯論賽上,學生除了要在賽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掌握題目核心內涵,比賽當下還要以正、反兩方的立場,依序派出人馬,進行攻防,學生不只要有強大的邏輯思辯能力,也必須用在短時間內精準應答、站穩立場。

 

(中正大學辯言社社員 楊秉芳:
研究(題目)的過程當中發現,真的是不同的文化,有很多不一樣的層面展現,所以還要有更多的論述,可以再做得更好,但比賽就是這樣,永遠只有場上的瞬間,是會被凝結的,但也希望下次可以做的更好。)

 

(東華大學演辯社社員 曾俊翔:
很多時候看到的新聞報導或資料,呈現的一些事實,我們會很難以感受,這是我覺得,我們最難處理,就是最難面對的問題,未來也會繼續努力,然後對待每一個題目。)

 

(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理事長 黃甦俞:
透過多元的題目,讓台灣的大學生 可以更了解,台灣這個土地,在多元的不管是族群,或政策的發展上面,有沒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或者是 他們應該要更了解,有別於自己平常生活圈以外的事物,所以挑了這個題目,我希望他們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原保地是否該解除移轉的限制,在思辨教育的推廣下,讓討論進一步擴散,也期盼有利於台灣學子有更好的公共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