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五峰鄉在今年祖靈祭典中,公所爭取到中央經費,希望重現泰雅祭典文化基地,地點就選在竹林村和平、(麥巴萊)部落。但要重現傳統文化,讓年輕人學習正確的文化知識,就需要在地耆老的傳承,在籌備祖靈祭之前,我們要透過鏡頭,帶大家深入走進和平部落,認識他們的祭典與生活之間的重要關係。
新竹五峰鄉設籍人口數有四千多人,但為了求學就業,有不少族人移居到都會區,族人說平常居住在部落的人,大約就一千多人。面對外來文化及經濟的高度發展,原鄉要保留傳統文化,人不在,也面臨了極大挑戰,部落長輩也不得不一起好好思考,該如何重新把人給找回來?五峰鄉公所連結中央資源,計畫在鄉內共同舉辦泰雅祖靈祭,打造祭典文化基地,地點就選在竹林村和平部落。
(和平(麥巴萊)部落Mrhuw Tawkl Maray(蘇瑞政) 泰雅族:
日本人佔據的這個地方麥巴萊,光復後改稱和平部落,根據族人長輩口述,麥巴萊這個地方很平坦寬闊,可耕種農作物 適合居住的地方,因此祖先就在這裡開墾繁衍子孫 ,談到熊頭山tunux ngarox,我們和平部落族人把祂當神敬拜,叫祂熊頭山,但日本人卻叫祂鬼澤山,所以每年八月祖靈祭典,大家聚集在祭場敬拜祖先ngarox,我講熊,是很神聖的一個,我們把它當作一個神看待。)
Mrhuw口中的tunux nqarox,泰雅族語的意思是熊頭,外界則稱做「鬼澤山」。站在祭場上,眼前方向就能看見tunux nqarox的山頭,也是在向山林、向祖先敬拜。
(五峰鄉祖靈祭祭典委員會主委 王來進 泰雅族:
這個(祭場上方)湖,以前是很多水,但是民國70(年)九二一,葛樂禮颱風的時代(1963年),那個水就滿滿的,那個水往這邊倒,一直到橋那邊(土石流),所以這個都是土石流以後,我們幾乎都是我們都會流淚,地理不好所以我每次跟大家講,我們這樣看,我是這樣看我們右手受傷了,幾乎我們麥巴萊(部落族人)就不會很快樂,幾乎就是在流淚。)
泰雅族的生活,對大自然抱著崇敬的態度,耆老認為,部落過去受到天災影響,讓部落山水環境劇變,回首這一甲子的部落歷程,恰巧也是傳統文化快速式微,連帶也影響了部落發展。麥巴萊部落恢復舉辦祖靈祭,重新凝聚族人的心,青年也慢慢回來,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又再次重新被看見。
(五峰鄉祖靈祭祭典委員會主委 王來進 泰雅族:
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在外面讀書,沒有關係,但是要記得gaga一定要了解,一定要傳承,因為我過去也是有這個經驗,反正我去當兵去遠洋,去工廠上班,我一定會問祖先,祂跟我去哪裡,我就跟哪裡去,所以我都很順利,雖然我是沒有讀過書,可是我的工作都很順利,我們要尊敬祖先。)
(和平(麥巴萊)部落Mrhuw Tawkl Maray(蘇瑞政) 泰雅族:
光復以後,那我們的族群大麥巴萊居住的有三大族群,有的在我們對面,有的在我們底下,有的在和平部落,我們一起努力開墾,現在以前老人家都走了,只剩下我們在傳承,感謝政府,也謝謝你們把我們的心願傳揚出去。)
(五峰鄉祖靈祭祭典委員會主委 王來進 泰雅族:
不管怎麼樣,人生泰雅就是永遠都是泰雅,不會變成平地人,我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我對祖先很尊敬,所以有些習俗我都會做到,因為會帶給我平安,希望年輕人都要記得泰雅族的文化,我們泰雅族的gaga要傳承。)
高齡84歲兩位做為麥巴萊部落最年長的長輩,他們不斷溫柔地再三叮嚀,不論走到哪裡做什麼職業,都要把泰雅傳統精神帶著。五峰鄉公所串聯部落耆老團,重建文化傳承基地,也是要讓五峰鄉年輕人,有機會回鄉參與學習,重新找回傳統信仰。長輩堅信帶著泰雅敬畏祖先、尊敬山林的祖訓,能幫助青年未來之路,能夠越走越順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