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tjivuluwan(孫政賢) 基隆市

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 辦傳統服飾製作課程

kuraraua 基隆 parana takuavunguka siatuturua

從服飾開始認識文化,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日前舉辦傳統服飾製作課程,也分享「情人袋」的功能與故事

專注的眼神、忙碌的手指,學員穿針引線縫製情人袋,這是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的傳統服飾製作課程,縫製太巴塱部落的情人袋,學員表示自己沒有縫紉基礎,要達到標準相當困難。

(學員 Akin(馬喬琪) 阿美族
cucumusuatuturu
Akin(馬喬琪)  Amis
過程覺得最難的應該就是縫紉的時候,因為要縫得很整齊,所以會覺得這個滿困難的。)

(學員 Saykin(潘毅如) 阿美族
cucumusuatuturu
Saykin(潘毅如)  Amis
因為我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手工藝,滿好玩的,但是在縫那個太巴塱(情人袋),它會有一個稻穗,它的黃色的那個稻穗(圖文),我覺得那是最困難的地方,(未來)我想要屬於自己一條情人袋還有族服,因為我沒有傳統服裝服飾。)

從服飾開始認識文化,透過一針一線的累積,學員認識到情人袋每個細節的意涵,也引發了學員對於自身文化的學習渴望。

(學員 Akin(馬喬琪) 阿美族
cucumusuatuturu
Akin(馬喬琪)  Amis
現在比較喜歡接觸原住民相關,因為以前身邊的朋友都是漢人居多,所以族語也都只學了一點點,現在開始都比較希望往自己的文化方面發展,就學習這些。)

(講師 Lo'ad(林欣儀) 阿美族
pakiaturua
Lo'ad(林欣儀)  Amis
想要讓他們知道說更認識(文化),不是只有跳舞而已,對,甚至是對於文化的這個部分內涵,他們自己也要很內涵在自己心中,或者是更有印象在這個心中之後,或者是有記憶點,然後他們在分享文化或是在主持介紹的時候,他會更容易地講出來我們各個特色。)

擺脫刻板印象,從服飾開始,都會青年也逐漸開啟與部落的連結,而在當今開放的多元社會,青年如何將文化沉澱與展露,成為當代原青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