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拍新竹鎮西堡農耕地的空拍圖,在網路引起是否過度開發的熱議,是讓部落青年紛紛留言解釋,但是卻出現有網友不理性的留言,甚至疑似有出現族群歧視的留言,讓部落族人感到被汙名、輕蔑。對此,部落耆老喊話,希望那些不理解部落的人,能夠到部落來看看,認識部落的生活環境。期盼社會能多一點理解、少一分誤解。
日前,一名環保界學者在社群平台,發出一張新竹鎮西堡部落的農耕地空拍圖,並且與鄰近部落的土地使用做出比較,是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不過其中也出現許多不理性、且族群歧視性的留言。對此,鎮西堡部落青年表示,對於該學者以及網友的留言,感到憤怒與難過,尤其在不理解部落的經濟模式、以及去脈絡化的討論,和在地生態資源的運用,是讓部落的居民感到被歧視、被汙名。
(鎮西堡落居民 yapit·Tali 泰雅族:
特別是他裡面的,有一些文章 文字的使用,讓我們族人的確是,有感到非常地不開心,特別是青年 他會覺得說,你對這個部落並不了解,你怎麼可以只憑一個圖片,然後就來說故事)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 戴秀雄:
那鎮西堡他們目前,現有土地是以一種,以過去已經有的原保地,分散開的情況,那他在的原保地上,他原本的位置如果不良,他也是就是這樣耕作,那所以在這種情況來講,如果純以這個表面來看,你可能會有這個錯覺,覺得說這個是不是超限利用,或是濫開坡地 但事實上,但情況又不是那種情形)
以往,社會對於原民族的相關政策,都是一知半解。而政大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官大偉就提出反思,對於政策語言的使用,是否能再貼近民眾的日常、讓民眾更能夠理解、認識。
(政大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 官大偉 泰雅族:
普遍社會大眾對於,這個部分的理解還是不夠的,不過我想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持續要一些轉譯的工作,就是說政府的政策語言,是否足以讓人民了解,未來我們也希望透過一些,比較平實的 直白的,科普性的語言,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這方面的認識)
(鎮西堡部落長老 Ataw Yupas 泰雅族:
這個在原住民的傳統知識,就是說應該要回到部落來,然後親自到部落來道歉(以)泰雅族的那個傳統儀式來,來(進行)和解的那個運動)
Ataw長老還表示,對於那些不理解部落生活的朋友,都可以來到部落走走,從認識原鄉的日常生活開始,理解原鄉的生活慣習,打破彼此誤解的藩籬,從中達到共生、競合的美好願景。而一張照片引起軒然大波,是族人最不樂見的事情,也期待社會對於原住民族,能夠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誤解,不再讓歧視出現在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