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能夠擁有建全的文化場域,對於傳統事務的延續及族語的推擴,必然更加順利,而耗資5,332 萬元的公共建築,太巴塱部落之心新建工程17號舉行開工儀式,未來將成為部落長者照護、兒童課後照顧及幼兒族語托育等多元服務的場域。
傳統領袖帶領耆老及來賓,透過傳統儀式祈求祖靈保佑施工期間一切順利。後續在眾人的見證下,為花蓮太巴塱部落的公共建築"部落之心"執鏟動土。而部落之心具有多元功能,未來將成為部落的重要場域。
(太巴塱部落傳統領袖 Lafi Payo (楊德成) 阿美族:
部落之心,就如同過去長輩在野外製作的三角木架,是掛放整個部落長輩的心意,如此一來部落的文化,才得以傳延擴散,部落文化也會更加穩固,這也是今天特別要興建它的主要用意。)
原民會主委指出,原民會長期關注在地需求,過去8年在光復鄉核定補助超過10億元經費,進行各項建設。太巴塱部落之心未來將提供文健站、兒童課後照顧、幼兒族語托育及族語學習等多元服務功能,補足部落設施缺乏的地方。
(花蓮縣長 徐榛蔚:
一定要把很多寶貴的經驗,能夠口述、影音不斷地傳承下來,這樣子年輕人小朋友,才至少有東西可以再把它接棒下去。)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第三層樓更重要的就是我們透過公共的公共設施,讓願意學族語的族人,不管是年輕的小孩跟長者,都一起這個地方來(傳承)(因此)設置這個功能。)
此外,仍有部落設施相對不足,原民會計畫在花東地區都將陸續建設,而太巴塱部落之心則是繼新城鄉之後在花蓮的第二座,本次工程耗資5332萬元,預計在114年7月完工,族人也期待能夠如期如質完工。
